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酣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於商曰:「…… 光1>衣冠子孫2>,徑路平易3>,位極州郡,日望徵辟4>,亦無瑕穢纖介之累5>,無故刊定詔書,欲以何名?就有所疑,當求其便安,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6>,止渴於酖毒7>,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 〔注解〕 (1) 光:宋光,東漢時人,生卒年不詳。霍諝之舅。 (2) 衣冠子孫:官宦之家的後代。 (3) 徑路平易:仕途平穩順利。 (4) 徵辟:朝廷徵聘有才學的人為官。辟,音ㄅ|ˋ。 (5) 瑕穢纖介之累:細微的過失與缺點。瑕,音ㄒ|ㄚˊ。 (6) 療飢於附子:吃附子來止住飢餓。附子,植物名,可入藥,但若未經炮製直接使用,會造成心臟麻痺、呼吸急...
一刀兩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斷絕關係。《三國演義》第四七回:「今日無故又來,必不懷好意!吾不看舊日之情,一刀兩段!」《孽海花》第三○回:「不要三兒有了別的花樣罷?要是這樣,還是趁早和他一刀兩段的好,省得牽腸掛肚不爽快。」也作「一刀兩斷」。
白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白無故的。如:「白白挨罵。」《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王招宣初娶時,十分寵幸;後來只為一句話破綻些,失了主人之心,情愿白白裡把與人。」《紅樓夢》第六九回:「你還依我,將此劍斬了那妒婦,一同歸至警幻案下,聽其發落。不然,你則白白的喪命,且無人憐惜。」
平地波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地風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瞿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氣憤難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感到憤恨不平。如:「他自上回無緣無故被老闆訓了一頓後,心中便一直氣憤難平。」
好端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緣無故。《紅樓夢》第三三回:「好端端的,你垂頭喪氣,瞎些什麼?」
三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種令人愉悅的事。《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抱朴子.內篇.釋滯》:「帶索藍縷,茹草操耜,玩其三樂,守常待終。」
咳聲歎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憂愁、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聲。《紅樓夢》第三三回:「我看你臉上一團思欲愁悶氣色,這會子又咳聲歎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無故這樣,卻是為何?」也作「咳聲打氣」、「嗐聲歎氣」。
平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空、無緣無故。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不是妾訟庭上胡支對,大人也卻教我平白地說甚的?」《三國演義》第四六回:「卻說曹操平白折了十五六萬箭,心中氣悶。」
平地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瞿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