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令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好的聲望。《詩經.大雅.卷阿》:「如圭如,令聞令望。」《新唐書.卷一○四.于志寧傳》:「狎而近之,無益令望,有損盛德。」
蕭牆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禍害起於內部。參見「禍發蕭牆」條。《舊五代史.卷七三.唐書.毛傳》:「明年,蕭牆禍起,繼岌自西川至渭南,部下散亡。」
宋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宋濂,字景濂,號潛溪,出生於1310卒於1381,為浦江(今屬浙江)人。 簡介元末本隱居鄉里,後在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徵召,被喻為當時的開國文臣之首,當時曾得官位至翰林學士承旨及知制誥,曾參與元史的編纂。後來因為長孫宋慎受到胡惟庸案的牽連,導致宋濂被謫官至茂州,在中途因為生病而亡於夔州。唐宋古文家韓愈和歐陽修是以文明道者,他們不輕視文章的重要性,認為文章本身就是一種工具,可以幫助人們學習認識道,但到了宋代理學家興起時,就開始提出了文道合一、及作文害道的觀點,強調簡單而不...
斷頭將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劉備入蜀,劉的部下嚴顏被張飛生擒後,以斷頭將軍自喻,表示寧死不屈。典出《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張飛》。後用以比喻寧死不降的將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七齣:「大小三軍都來看斷頭將軍呀!」
三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巴郡(今四川省巴縣以東至忠縣)、巴東(今雲陽、奉節等縣)、巴西(今閬中縣地)的合稱。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一.巴志》:「建安六年,魚復蹇胤白爭巴名,乃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徙羲為巴西太守,是為三巴。」唐.李白〈長干行〉:「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陳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7)字孔,三國魏廣陵(今江蘇省江都縣)人。嘗為袁紹掌書記,後紹敗,歸魏任記室,軍國書檄,多出其手,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陳記室集》。
早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早歲。《晉書.卷五四.列傳》:「挺珪於秀實,馳英華於早年。」《紅樓夢》第二回:「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喚賈珍,因他父親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讓他襲了。」
辛亥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戴灃只得自辭監國攝政王之職,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由其掌握實權。袁世凱就任後,立刻命令心腹馮國與段祺瑞率軍南下,隨即攻佔漢口和漢陽。可是,袁軍到此之後就不再前進,開始與革命軍談和。袁世凱意圖藉此鞏固自己的勢力,因為清朝一旦復興,他可能又會重蹈覆轍,被迫致仕。革命軍也略知袁世凱的企圖,因而面臨繼續戰鬥或利用袁世凱以保護民主共和的兩難式抉擇。最後,革命黨人選擇了最後一條路。可是如果推舉袁世凱為大總統,他是否能維護民主共和,不能無疑。因此為免袁世凱任大總統後專制獨裁,必須先制定約束大總統的臨時約法。臨時約法制定後,孫中...
絕倫逸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陵人,生卒年不詳。西涼太守馬騰之子。漢末為偏將軍,領騰部曲。進軍至潼關與曹操戰,敗奔漢中,聞先主圍劉於成都,遂請降。將兵到城下,即稽首,累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漦鄉侯。卒謚威。 (7)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有《諸葛武侯集》。 (8) 孟起:即馬超,為馬超之字。 (9) 黥:黥布(?∼西元前196),原名英布,漢初六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
游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1>情好日密。關羽2>、張飛3>等不悅,先主4>解之曰:「孤5>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注解〕 (1) 亮:諸葛亮(西元181∼23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