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游沸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宋史.卷二七九.李重貴列傳》:「范廷召自定州至,遇契丹兵交戰,康保大陣為敵所覆,重貴與凝赴援,腹背受敵,自申至寅,疾力戰,敵乃退。時諸將頗失部分,獨重貴與凝全軍還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
魚遊釜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驚天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司馬相如〈天子游獵賦〉(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獵。乘鏤象,六玉虯,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孫叔奉轡,衛公驂乘,扈從橫行,出乎四校之中。鼓1>嚴簿2>,縱獠3>者,江河為阹4>,泰山為櫓5>,車騎雷起,隱天動地6>,先後陸離7>,離散別追,淫淫8>,緣陵流澤,雲布雨施。 〔注解〕 (1) 鼓:擊鼓。 (2) 嚴簿:守衛森嚴的侍衛。簿,鹵簿,古代皇帝出行時的儀從和警衛。 (3) 獠:音ㄌ|ㄠˊ,夜間打獵。 (4) 阹:音ㄑㄩ,依傍山谷圍捕禽獸。 (5) 櫓:城上供防禦而無頂蓋的瞭望樓。 (6) 隱天動地:形容聲音很大。隱天,遮蔽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明亮。如:「燈火輝煌」。《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采色炫燿,煥炳煇煌。」《文選.張衡.東京賦》:「煌火馳而星流,逐赤疫於四。」
蟬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連續相承。《史記.卷三六.陳杞世家》唐.司馬貞.索隱述贊:「句踐勃興,田和吞噬。蟬聯血食,豈其苗?」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1.1 周遊列國1.2 相貌2 思想3 著作4 評價4.1 中華文化5 參考資料 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先是宋國人,是成湯的後。自微子啟,傳八代,至孔父嘉,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因在宋國五世親盡,於是自嘉而後以孔為姓。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魯襄公二十二年,黃帝紀元2146年,前551年)夏曆八月廿七(現行陽曆9月28日),出生於魯國。他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跟母親過著孤苦的日子。十九歲成婚,首先出任孟懿子的委吏,專為整頓賦稅;嗣為司職吏,專滋蕃息;屢顯聲名,旋遊周京,問禮於老子,回國後,國人慕其名,向他...
斯文掃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省。 2、「掃地」:《漢書.卷三三.魏豹等傳》贊曰:「周室既壞,至春秋末,諸侯耗盡,而炎黃唐虞之苗尚猶頗有存者。秦1>滅六國2>,而上古遺烈3>埽地盡矣。楚漢之際,豪桀相王,唯魏豹、韓信、田儋兄弟為舊國之後,然皆及身而絕。橫之志節,賓客慕義,猶不能自立,豈非天虖!韓氏自弓高後貴顯,蓋周烈近與!」 〔注解〕 (1) 秦: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回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貿易,並受到舊居民的影響改信佛教。蒙古西征前,他們開始信奉回教,現在新疆的維吾爾族人,就是他們的後。 別名「回鶻」八世紀末,回紇可汗請唐朝改稱回紇為回鶻,取「回旋輕捷如鶻」之義,因此,漢文記載就改用「回鶻」了。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回紇英文關鍵字: Uyghur 參考資料1. 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123-125。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