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37.57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試探、試驗。《左傳.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晉.杜預.注:「嘗,試其難易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恥。《說文解字.辰部》:「辱,恥也。」如:「恥辱」。《左傳.公十八年》:「子殿國師,齊之辱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合、調和。《書經.舜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左傳.公十一年》:「如樂之和,無所不諧。」
始作俑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4) 俑:音ㄩㄥˇ,古代用來殉葬的人偶,通常為木製或泥製。 (5) 無後:沒有後嗣。 (6) 斯民:這些人民。斯,這。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周語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孫周是晉公的曾孫,因為受到在位的晉厲公排擠,而避難到周王室,擔任單公的家臣。他當時雖然年紀輕,但卻為人忠厚,做事合於義理,即使遠走他鄉,對於晉國的一切仍然非常關心。聽到晉國有不好的消息,總是跟著感到悲傷;而聽到晉國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會跟著感到高興。單公看得出來孫周是個才德兼備的青年,前途光明無限,因此在病重的時候,叮嚀兒子單頃公說:「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後來,晉國發生叛亂,厲公被殺,...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吳國季札在魯國欣賞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讚歎,說看到這裡就夠了,其他的就不必看了。語本《左傳.公二十九年》。後用「嘆為觀止」以讚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無與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通路、要道。《左傳.公二十五年》:「初,陳侯會楚子伐鄭,當陳隧者井堙木刊。」《禮記.曲禮上》:「升降不由阼階,出入不當門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茅草。《說文解字.艸部》:「蓋,苫也。」《左傳.公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魚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氣相投的人或很適合的環境。《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近聞劉豫州三顧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紅樓夢》第六六回:「次日,又來見寶玉。二人相會,如魚得水。」也作「如魚似水」、「猶魚得水」。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