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誕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大法。《漢書.卷一○○.敘傳下》:「國之誕章,博載其路。」2.巨著。唐.權德輿〈唐丞相金紫光祿大夫守太保致仕贈太傅岐國公杜公墓誌銘〉:「著《通典》二百篇,誕章宏議,錯綜古今,經代立言之旨備焉。」
|
欺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斯皆外示富強,以相欺誕也。」
|
怪誕舞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舞名。在十四世紀的義大利,這是代表短詩或簡單的韻文形式,並且由音樂伴奏吟唱。它顯然保有著形容「小」型的方式;小型的「strambo」(一種義大利韻文的形式,由十一音節的詩節所構成);相類似的字如「bottega」,原意為鄰近的小商店,現在則是用它代表一般的聚會場所。這個字與「trattoria」是同一組字 ── 代表目前義大利的平民聚會場所,也相當於法文的酒店(cabaret)。每間酒店通常都有它固定的顧客,依據當地的風情,他們的聚會通常都會有臨時唱起歌、或跳起舞來的餘興節目。北方的遊客在旅遊參觀後,認識了當地相關的地理風俗及民情。他們將此字的發音拼成了「strompetta」(現在使用的英...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聖誕紅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10 mm,灰至褐色,病斑相互癒合後形成更大之病斑,常見於葉緣。產孢於上下葉表。子座無或小,最大直徑40 μm。分生孢子梗3-12個成散束,橄欖褐或稍淺,顏色、寬度一致,近頂端有時轉淺或稍有隘縮,多隔膜,鮮見分支,筆直或曲折,有0-3個膝狀彎曲,40-120 × 4-6 μm;分生孢子痕明顯加深。分生孢子針狀,透明無色,筆直或彎曲,多隔膜但不明顯,頂端尖或略尖,基部有截形並有加深之臍,60-110 × 2.5-4 μm。
|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艾瑞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誌生命誕 生的怒吼。"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
|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幸地個體有時無法正常依循每一階段前進,而滯留於某一階段。此外,個體面對創傷或極具壓力的情境(例如手足誕生),將可能退化至較早期的階段。因此佛洛依德非常重視兒時經驗,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式在五歲時就已形成了。另外,因為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所以也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stages),著重在追求本能滿足的歷程。在各發展階段中,身體上最易引起快感的部位不同,而佛洛依德就利用這些部位的名稱,來說明個體人格發展的歷程。 定義性心理發展又稱人格發展是佛洛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一個...
|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武成》(武)王若曰:「嗚乎!群后!……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惟九年,大統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1>,將有大正2>于商3>。今商王受4>無道,暴殄天物5>,害虐烝6>民,為天下逋逃7>主,萃淵藪8>。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亂略。……』」 〔注解〕
(1) 周王發:指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2) 正:通「征」,討伐。
(3) 商:商朝。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
|
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夏、中國的簡稱。如:「華人」、「華語」、「中華」。
美麗的。如:「華美」、「華麗」、「華屋」。
光彩。如:「光華」。
繁榮、旺盛的樣子。如:「繁華」、「榮華」。
事物精美的部分。如:「精華」。
文飾。如:「樸實無華」。
時光。如:「年華」。
化妝用的香粉。如:「洗盡鉛華」。
虛空不實的。如:「浮華」、「華言」、「華而不實」。
斑白色。如:「華鬢」、「華髮」。
華山:山名。在大陸地區陝西省華陰縣南。
植物的花朵。同「花」。如:「春華秋實」。
|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史全文.卷二七下.宋孝宗八》:「蕭燧言:『自古聚斂之臣,務為欺誕以衒己能,未有不先紛更制度者。』上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耳。』」
|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德傳燈錄.卷二九.誌公和尚.十四科頌.善惡不二》我自身心快樂,翛然無善無惡。法身自在無方,觸目無非正覺。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妄生執著。涅槃生死平等,四海阿誰厚薄。無為大道自然,不用將心畫度。菩薩散誕靈通,所作常含妙覺。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法性本來圓明1>,病愈2>何須執藥。了知諸法平等,翛然清虛快樂。 〔注解〕
(1) 圓明:佛家語。圓融容易體會領悟。
(2) 愈:同「愈」,病情好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