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壕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場上所挖掘的深溝。可讓士兵伏身其中,躲避槍彈。[例]士兵在壕溝外堆上沙包作為掩體。
不避斧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釋義2 譯文3  相似相反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不敢避斧鉞之誅。」 釋義 斧、鉞,古代兵器名。比喻人英勇不屈的精神。 譯文 從不躲避斧鉞等利刃的砍殺。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視死如歸、見危致命 相反詞 貪生怕死、抱頭鼠竄 例句 岳飛征戰砂場時不避斧鉞的精神,令金兵又敬又畏。
躲貓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遊戲。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邊來回躲避的人。也稱為「捉迷藏」。
隱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匿形體。如:「他隱身在茂密的草叢裡,以躲避敵軍的追捕。」
東躲西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躲避藏匿。《孤本元明雜劇.伐晉興齊.第四折》:「殺的他軍兵膽碎魂先喪,一個個哭啼啼東躲西藏,鎗刀劍戟都撇漾。」《西遊記》第三回:「諕得那牛頭鬼東躲西藏,馬面鬼南奔北跑。」也作「東藏西躲」。
夏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33年中共上海文委電影組成立,夏衍任組長,阿英等為委員,從此夏衍開始涉足電影劇本創作。1935年為躲避國民黨搜捕,在一公寓躲藏三個月,並創作出多幕劇《賽金花》。1935-1937年這段時間他創作欲旺盛,完成兩個獨幕劇,一個歷史劇《秋瑾》和著名報告文學《包身工》。1937年他完成了代表劇作之一的《上海屋檐下》。抗日戰爭爆發後,夏衍輾轉各地開展救亡運動,創辦《救亡日報》並堅持了3年多的時間。1940年完成《心防》。1941年因皖南事變發生,夏衍抵達香港,和鄒韜奮、范長江等人籌辦《華商報》。後太平洋戰爭爆發,輾轉到達重慶,負...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漁夫到他們的家中作客。在談話中,漁夫才知道原來他們並不曉得現在已經是晉朝了,他們的祖先在秦朝時為了躲避戰亂遷居來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漁夫在桃花源住了幾天,想要回自己的家鄉。村裡的人叮囑他不要告訴別人這裡的事情,漁夫承諾後,依著來時的路出去,並且刻意記住到桃花源的路,然後,他在溪邊找到自己的船,划回自己的家鄉。一回到武陵縣,漁夫立刻到官衙告訴太守他所經歷的事情,太守也立刻派人跟隨漁夫去找桃花源,但是,卻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蹤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世外桃源」,用來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亦用於比喻心目中理想的世界。
躲躲藏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避、隱藏行蹤。如:「這名通緝犯無法忍受躲躲藏藏的生活,終於出面自首了。」
遮遮掩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害羞或為躲避他人而閃避躲藏的樣子。《通俗常言疏證.婦女.遮遮掩掩》引《巧團圓》劇:「你看他遮遮掩掩,欲進不進,分明要待我呼喚,方纔近身。」
爬行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片)。爬行動物也屬於變溫動物,當體溫太低時,就需要太陽熱量為運動提供能量;需要降溫時,就會爬到陰涼處躲避日光。爬行類動物也都具有內耳和中耳,像是鱷魚還有外耳,這是魚類所沒有的。(註2) 特徵(註1)爬蟲類的動物有蜥蜴、壁虎、烏龜等等。1. 體溫屬於變溫動物。2. 用肺呼吸。3. 皮膚上有鱗片。4. 卵有硬殼包覆。 烏龜烏龜是世界上唯一存活長有硬殼的爬行動物。牠們的殼(殼由堅硬的背甲和腹甲組成)覆蓋全身,只有露出頭、腿和尾巴。當烏龜一旦有危險時,大部分的烏龜都會將頭收到殼中,也有些烏龜也會將尾巴和腿縮進去殼中。(註2) 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