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7.54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迫而殺人。如:「黑道人馬殺而至,他只好向警方自首。」
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身攜帶防身的刀子。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我拖在這牆根底下,著這綽子搜開這牆阿,磕綽我靠倒這牆,遮了這死屍。」也稱為「綽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挺直,僵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賊禿驢!……今日反大膽把俺家主母調戲,送到官司,打得他直。」《封神演義》第四五回:「把遁龍樁望空中一撒,將秦天君遁住了。此樁按三才,上下有三圈,將秦完縛得直。」
打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被打得半死。《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送到官司,打得他直,我們只不許他住在這裡罷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扳起臉孔,面朝向他方,不理會人的樣子。例:該隻細人仔本來面,厥爸拿糖仔分佢正變到歡喜。(那個小孩子本來扳著臉不理人,他的爸爸拿糖果給他才變得高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權勢迫人就範。例:分人壓个百姓,包尾還係起來反抗了。(被人用權勢迫就範的人民,最後還是起來反抗了。)
白駒過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光陰。見「白駒過隙」條。 01.宋.洪邁《對雨編.人生五計》:「俯仰世間,智術用盡,西山之日漸,過隙之駒不留。」 參考詞語︰隙過白駒注音︰ㄒ|ˋ ㄍㄨㄛˋ ㄅㄞˊ ㄐㄩ漢語拼音︰xì guò bái jū釋義︰猶「白駒過隙」。見「白駒過隙」條。 01.宋.蘇軾〈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詩:「健如黃犢不可恃,隙過白駒那暇惜?」 參考詞語︰過隙白駒注音︰ㄍㄨㄛˋ ㄒ|ˋ ㄅㄞˊ ㄐㄩ漢語拼音︰guò xì bái jū釋義︰猶「白駒過隙」。見「白駒過隙」條。 01.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恁兄弟一片功名心更速,豈不聞光陰如過隙白駒。」
欲擒故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欲擒故縱」原作「欲擒姑縱」,意謂「要捕捉他,姑且先放任他」。後人多書作「欲擒故縱」,蓋「姑」、「故」二字音通之故。「欲擒故縱」這句成語是比喻為了要使對方就範,故意先放鬆一步。「欲擒姑縱」見於傳說中「三十六計」的第十六計。就是以退為進的戰術,在攻擊敵人時,故意先放鬆一點,不要把敵人得太緊,緊跟在敵人之後,讓敵人耗散氣力鬥志之後,再予以捉拿,一戰即勝。《三國演義》中有名的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就是這種戰術的利用。當時蜀國附近的雲南、西康、貴州一帶住著南蠻,其中有個叫孟獲的首領。諸葛亮希望能夠收服孟獲的「心」,使他誠意服從,才能一勞永逸。所以諸葛亮運用計謀,把孟獲捉來問他:「你投不投降?」孟獲說:...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載,東晉時,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孝武帝太元八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抗敵。謝玄知道苻堅實力雄厚,若以正面迎敵,必定吃虧,於是決定採取奇襲的戰術。謝玄先要求苻堅的軍隊向後移,好讓晉兵登岸,兩軍決一勝負。苻堅自恃兵多,不疑有他,就答應軍隊後退。混亂之中苻堅中箭受傷,苻融戰亡,在陣後的秦兵以為秦軍戰敗,慌成一團,丟下武器連夜逃跑,沿途只要聽到風聲、鶴鳴,都以為是晉軍來了,結果苻堅的軍隊終於潰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後來原文中的「風聲鶴唳」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極為驚慌疑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迫。如:「勉強」、「強人所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