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永再傳於弟子辨才,為唐太宗用計取得。太宗得此真蹟後,唐初多位書法名家曾加以臨摹,其中以歐陽詢的最為真,被鐫刻於石碑上。太宗死後,王羲之的真蹟殉葬昭陵,歐陽詢的摹本石碑則為契丹人所得,流落於定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北宋慶歷年間,此碑在民間出現,歐陽修《集古錄》收有其拓本,然有數個版本,因為沒有經過深入考證,真正的定武本並未得到應有的尊崇,反被視為別本。熙寧年間,定武真本落入薛師正父子之手,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亂真,流入世面的多為偽本,真本反而少見。宋室南渡後,眾人又據流於世面之偽本大量翻刻,「訛以傳訛」,終至真偽難辨,王柏以為這種現象十分可笑。後來「以...
栩栩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後形容貌態真,彷彿具有生命力。《負曝閑談》第二一回:「雕刻就的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無不栩栩如生。」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一方面又會合了韓信、彭越等人的兵力,共同來圍剿正向彭城(今江蘇徐州)流竄的項羽;最後把項羽的軍隊進了垓下(今安徽墨璧縣東南)。劉邦兵多將廣,項羽的實力分散,援兵未集,終於被重重的圍住。這時,項羽已戰到兵盡糧絕,情勢危急萬狀,但劉邦為戒懼這位力能拔山舉鼎,不可一世英雄的聲勢,仍不敢貿然以武力相加。後來聽從了張良的計策,改用了一種別開生面的戰術—四面楚歌來制服他。   由是,劉邦乃命令全體士兵,用荊楚(今湖北湖南)的方音反覆在楚軍的四周吹唱一支民歌,以表示漢軍完全占領了楚的土地。不想這方法果然收到了很大的功效。   一...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淋漓,溼透的樣子。「淋漓盡致」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語或出明.李清《三垣筆記.卷上.崇禎補遺》。後亦用「淋漓盡致」形容表現生動真。
入木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羲之在版上寫字,而墨跡透入木版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張懷瓘(ㄍㄨㄢˋ)《書斷.卷二.王羲之》。今用於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表演真生動。[例]他的評論雖只是寥寥數語,卻入木三分,切中時弊。
指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穆十二王列傳下.南安王》:「致使忠臣烈士,喪氣闕庭;親賢宗戚,憤恨內外。妄指鹿馬,孰能踰之?王董權,方此非譬。」  參考詞語︰呼鹿為馬注音︰ㄏㄨ ㄌㄨˋ ㄨㄟˊ ㄇㄚˇ漢語拼音︰hū lù wéi mǎ釋義︰即「指鹿為馬」。見「指鹿為馬」條。 01.《梁書.卷三八.賀琛列傳》:「是故古人云:『專聽生姦,獨任成亂。』猶二世之委趙高,元后之付王莽。呼鹿為馬,卒有閻樂望夷之禍,王莽亦終移漢鼎。」  參考詞語︰鑿空指鹿注音︰ㄗㄠˊ ㄎㄨㄥ ㄓˇ ㄌㄨˋ漢語拼音︰záo kōng zhǐ lù釋義︰猶「指鹿為馬」。見「指鹿為馬」條。 01.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上怒下詔...
信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路旁,被張珪救起,兩人因而結拜為兄弟。後來有一天魯齋郎遇見了張珪之妻,見其妻貌美,心生貪念,於是又張珪將妻子送給他,然後再將李銀匠之妻賜與張珪為妻。後來李銀匠找張珪,意外的在張珪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兩人相擁痛哭。張珪眼看別人夫妻重聚,而自己卻妻離子散,於是心灰意冷,將家產全數留給了李銀匠夫婦,自己則前往道觀出家去了。後來包拯為民除害,智斬了魯齋郎,李銀匠和張珪也得以發洩心裡的憤恨。包拯因此勸張珪還俗,重振家業,但是張珪卻已心如死灰,說明自己自從出家後,就再也沒想過要重回塵世的生活,儘管包拯隨口說出,瑣碎囉嗦地說了一番,也都無法說動他的心,堅決不肯還俗。後來「信口開合」演變成「信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脅持。如:「要挾」。《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挾天子而令諸侯。」《水滸傳》第三六回:「若是如此來挾我,只是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夫妻的相稱或專指夫對妻的稱呼。《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我自不驅卿,迫有阿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言語怒叱、武力迫,使人害怕。如:「恐嚇」、「威嚇」、「嚇阻」。《莊子.秋水》:「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文選.鮑照.蕪城賦》:「飢鷹厲吻,寒鴟嚇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