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田壟,田中高起的地方。[例]畎畝、
暗度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倉6>,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西、北地、上郡。令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后於沛。 〔注解〕 (1) 漢王: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劉亦起於沛縣,故時人稱之為「沛公」。劉邦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項羽封劉為漢王。後劉邦定三秦,俟時機成熟,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2) 項王: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周長孫晟善射,嘗見二鵰飛而爭肉,長孫晟乃射一箭而同時貫穿兩隻鵰。典出《北史.卷二二.列傳.長孫道生》。後用以比喻一次舉動便可達到雙倍效果,兼得兩種好處。《野叟曝言》第四八回:「前日花箋,忽被小姐看見,不特不加譴責,反有敬慕先生之意,吟成此詩,先生當力圖之,一箭雙鵰認嫦娥,便不辜負秋風也。」《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胡統領早存了個得望蜀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雙鵰的手段,所以姊妹兩個,都是他心坎上的人。」也作「一箭貫雙鵰」、「一箭雙雕」。
長驅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韓安國》匈奴來請和親,上下其議。……恢曰:「不然。臣聞鳳鳥乘於風,聖人因於時。昔秦繆公都雍,地方三百里,知時宜之變,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國十四,西、北地是也。及後蒙恬為秦侵胡,辟數千里,以河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置烽燧,然後敢牧馬。夫匈奴獨可以威服,不可以仁畜也。今以中國之盛,萬倍之資,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猶以彊弩射且潰之癰也,必不留行矣。若是,則北發月氏可得而臣也。臣故曰擊之便。」安國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饑,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故接兵覆眾,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之兵也。且臣聞之,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1>...
暗渡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倉6>,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西、北地、上郡。令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后於沛。 〔注解〕 (1) 漢王: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劉亦起於沛縣,故時人稱之為「沛公」。劉邦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項羽封劉為漢王。後劉邦定三秦,俟時機成熟,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2) 項王: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理位置上,方向面向南時,指西邊。如:「江右」、「右」。《儀禮.士虞禮》:「陳三鼎于門外之右。」唐.溫庭筠〈過五丈原〉詩:「天晴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磨杵成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三.磨鍼溪》磨鍼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1>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2>方磨鐵杵3>,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4>。 〔注解〕 (1) 李太白: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西成紀,家居四川綿州,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 (2) 老媼:年老的婦人。媼,音ㄠˇ,老婦。 (3) 杵:舂米、擣藥、擣衣或擣實砂土時用的棒槌。 (4) 卒業:完成學業。
夢筆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筆頭生花》李太白1>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2>,名聞天下。 〔注解〕 (1) 李太白: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西成紀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與杜甫齊名,時人號稱李杜。 (2) 贍逸:文采卓越超群。贍,音ㄕㄢˋ,文辭廣博華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夢筆頭生花》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於後主,率軍至漢中,準備北伐。他先在漢中練兵約一年,然後北攻。魏南安(治甘肅西)、天水、安定(治甘肅濟川)三郡當即降蜀。魏明帝親赴長安督戰,以曹真督關右諸軍,採用以防守為主的戰略。蜀軍先揚言要由斜穀道攻取郿縣,並使趙雲、鄧芝率一軍據箕穀(今陝西褒城西北)為疑軍,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參軍馬謖領一軍為先鋒,駐街亭。馬謖揮不當,大敗於魏軍,丟失街亭。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只好退回漢中(正史並無「空城計」退司馬懿軍之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書自貶三級,以右將軍身分行丞相之職。  建興六年(228)冬,...
置之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六年,春二月,吳漢下朐城。天下悉定,惟獨公孫述1>、隗囂2>未平,帝曰:「取此兩子置度外3>。」乃休諸將,置酒賞賜之。 〔注解〕 (1) 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末,公孫述據蜀稱王,後被東漢光武帝所滅。 (2) 隗囂:音ㄨㄟˇ ㄒ|ㄠ。?∼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人。王莽末,據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3) 度:考慮。〔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