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妒忌。《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唐.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於牲畜背上的供人騎坐的特殊墊子。[例]馬鞍、鞍鐙、駝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鹿科馴鹿屬。頭似鹿,腳似牛,尾似驢,頸背似駝,俗稱為「四不像」。也稱為「駝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邦國。如:「異域」。唐.賓王〈代李敬業討武后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及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早。唐.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南陌西鄰咸自保,還轡歸期須及早。」
連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衣襟相連,用以比喻極親暱。唐.賓王〈秋日與群公宴序〉:「既而誓敦交道,俱忘白首之情,款爾連襟,共挹青田之酒。」
包藏禍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藏詭計,圖謀害人。《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唐.賓王.代李敬業討武氏檄:「猶復包藏禍心,竊窺神器。」也作「苞藏禍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駝」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心中不滿而動怒、生氣。如:「憤恨」、「憤怒」。唐.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
兩面三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面」一詞在早在《舊唐書.卷一九七.南蠻西南蠻列傳.東女國》:「其(羌)部落代襲刺史等官,然亦潛通吐蕃,故謂之『兩面羌』。」及《資治通鑑.卷二二三.唐紀三九.代宗廣德元年》:「()奉仙還,過(僕固)懷恩,懷恩於飲母前,母數讓奉仙曰:『汝與吾兒約為兄弟,今又親雲京,何兩面也!』」中即已出現,文中「兩面」都有耍兩面手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意思。到了元人李行道《灰闌記》,更可見到「兩面三刀」的完整語形及用法。《灰闌記》是寫包拯審理張海棠被誣告毒死丈夫馬均卿,強搶兒子,謀奪家產一案,憑著石灰畫出的小圓圈,判斷出兒子是張海棠親生,還張海棠清白的故事。〈第二折〉中,官府審理時問起事情發生的經過,張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