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鼇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舞。宋.陸游〈瑞慶節賀表〉:「鼇抃嵩呼,共效壽祺之祝。」
定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男女締結婚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崔公即求聘興娘為子婦。防禦然相許。崔公以金鳳釵一隻為聘禮。定盟之後,崔公合家多到達方為官去了。」
高風苦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之窈冥;固眾夫之所眩兮,孰能觀於無形?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內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吾黨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沒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注解〕 (1) 沮:音ㄐㄩˇ,敗壞、破壞。 (2) 成論:定論。 (3) :音ㄇ|ㄠˇ,超越。 (4) 高風:高超的風範。 (5) 忽:輕視、瞧不起。 (6) 務:致力從事。 2、「亮節」: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陸雲》引)於穆府君,遠祖彌光。功濟黎獻,澤洽八荒。披圖承禪,襲化軒唐。洪風既振,遐曜休煌。越...
有觸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面山」的屋子,有一次,來訪的客人問他,為何不改稱「原性」?李開先一聽,有感於和張龍湖的往事,於是喜地就把屋子改名了。他在文章中說他改屋名是本來內心即存有「原性」之念,被客人之言觸動而發,不知客人為何也和他有相同的見解呢?後來「一觸即發」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轉用來比喻很緊張的情勢或很危險的時刻。
高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尚的品格。如:「他是一高品的青年,令人賞。」
邳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的樣子。
九年一貫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五、七、八年級;九十三學年度全面實施。其內涵包含培養學生「基本能力」,即「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賞、表現與創新,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規劃、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等十大能力;其「學習領域」包括 「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科技及綜合活動」等七大學習領域。
鄙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輕視而譏笑對方。《新唐書.卷一○九.楊再思傳》:「再思然,翦縠綴巾上,反披紫袍,為高麗舞,舉動合節,滿坐鄙笑。」
偶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影為偶。形容孤獨。晉.陶淵明〈時運詩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獨游,慨交心。」《隋書.卷五七.盧思道傳》:「鎩翮牆陰,偶影獨立。」
聽風聽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傾聽風聲和水聲。形容善於賞大自然的景物。唐.王建〈霓裳詞〉一○首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三:「歐陽永叔詩話以不曉聽風聽水為恨。蔡絛詩話云出唐人西域記。龜茲國王與臣庶知樂者于大山間聽風水聲,均節成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