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42 ms
共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夷伐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矛盾,使其互相衝突,削減力量,以便乘其隙而攻伐之。《後漢書.卷一六.鄧禹傳》:「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也作「以夷治夷」、「以夷制夷」。
|
聲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的聲威和教化。《書經.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通雅博暢,能以天下聲教為己任者,不如也。」
|
夏后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夏禹的別名。參見「夏禹」條。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夏后氏興,業峻鴻績。」
|
司空經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司空見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司空見慣」這句成語,與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有關。劉禹錫和柳宗元是好友,兩人都因宰相王叔文的牽連被貶官。之後,劉禹錫的仕途就相當的乖舛,屢經波折後,好不容易才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回到朝廷擔任主客郎中的官。「司空見慣」的故事,大概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當時京城有位曾經擔任過司空的李紳,也喜愛詩歌,因為久仰劉禹錫的才名,所以特別在自家擺設盛宴款待他。席中,還安排一位年輕貌美的歌妓表演。劉禹錫看到李紳隨手一擺,就是這麼盛大的場面,想必早已見慣了,不禁為自己乖舛遭遇,感到非常悲傷。劉氏曾經在江南擔任過刺史,所以詩中自稱為「江南刺史」。後來從這段故事摘出「司空見慣」這句成...
|
深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制訂或引用法律條文嚴苛。《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張湯》:「與趙禹共定諸律令,務在深文,拘守職之吏。」
|
殫精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
九霄雲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九霄雲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九霄雲外」原作「九層雲外」。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著名詩人。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的詩精煉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與同時的另一詩人白居易為知交好友,兩人詩名相若,〈同樂天登棲靈寺塔〉即二人共同登臨棲靈寺塔時劉禹錫所賦之詩。棲靈寺塔位於揚州,興建於隋代,塔高九層,氣勢宏偉非凡,劉、白二人相攜緩步,不經意間就抵達了頂端。由於棲靈寺塔極為高聳,在塔頂倚欄觀景,覺得自身處於層層白雲之上,彷彿快要到達天庭。於是兩人不禁縱聲笑語,讓地面上眾多遊人都抬頭向上探看。此詩以「九層雲外倚闌干」具體陳述了在棲靈寺塔頂端憑欄遠眺,...
|
結舌瞠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之美者善養禾,君之明者善養士。」中人皆可使為君子。詔書進賢良,赦小過,無求備,以博聚英俊。如近世貢禹,以言事忠切蒙尊榮,當此之時,士厲身立名者多。禹死之後,日日以衰。及京兆尹1>王章2>坐言事誅滅,智者結舌,邪偽並興,外戚3>顓命4>,君臣隔塞,至絕繼嗣5>,女宮作亂6>。此行事之敗,誠可畏而悲也。 〔注解〕
(1) 京兆尹: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2) 王章:?∼西元前24,西漢人,字仲卿。以文學為官,稍遷至諫大夫,敢直言,後遷司隸校尉,官至京兆尹,被帝舅王鳳所陷,下獄死。
(3) 外戚:帝王的母黨和妻黨。
(4) 顓命:指...
|
元和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墨跡、筆跡。柳公權的書法稱為「元和腳」。宋.蘇軾〈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之一:「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明.陳耀文《天中記.卷三十八.書》:「柳公權在元和間書有名,故劉禹錫詩:『柳家新樣元和腳。』」
|
畢力殫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