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倚馬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敏捷的文才。典同「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01.唐.戎昱〈上桂州李大夫〉詩:「煙霞萬里闊,宙一身孤。倚馬才寧有?登龍意豈無?」 
寶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位。《晉書.卷一.宣帝紀》:「雖復道格區,德被蒼生,而天未啟時,寶位猶阻。」《三國演義》第九八回:「陛下初登寶位,未可動兵。」
孫星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清代學者,字伯淵,一字淵如,號季述,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五十二年榜眼,嘉慶十年授山東登青萊道。最精詩文,名著海外,與洪亮吉齊名,稱孫洪。深究經史文字昔訓之學,精研金石碑版,工篆、隸、刻印。校刻古書最精。著有平津館讀碑記、寰訪碑錄、續古文苑。卒年六十六。乾隆六十年(1795年),授山東兗沂曹濟道。嘉慶元年(1796年)七月,曹南水漫灘潰,在單縣決口,孫星衍與按察使康基田率人奮戰抵禦五晝夜,未釀成大禍。不久,權按察使。嘉慶四年(1799年),丁母憂歸里,浙江巡撫阮元聘其為詁經精舍主講。服闋入都,仍發往山東。嘉慶十...
一目五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歲便屬文,高祖驚其早就,弗之信也,乃於御前面試,辭采甚美。高祖歎曰:「此子,吾家之東阿。」既長,器寬弘,未嘗見慍喜。方頰豐下,鬚鬢如畫,眄睞則目光燭人。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篇章辭賦,操筆立成。博綜儒書,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親庶務,歷試蕃政,所在有稱。■《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初,孝瑜養於神武宮中,與武成同年相愛。將誅楊愔等,孝瑜預其謀。及武成即位,禮遇特隆。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盃,勸汝於鄴酌兩盃。」其親愛如此。孝瑜容貌魁偉,精彩雄毅,謙慎寬厚,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加體黃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湖州人潘壬等人帶至州治,被「黃袍加身」,用的就是擁立為王的意思。《水滸後傳》第一回:「黃袍加身御海,五代紛爭從此止。」則是說明了自從趙匡胤被擁立為皇帝後,一直紛紛擾擾的五代就從此結束了,終止了一段長期分崩離析的時代。
一表非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儀表出眾,氣軒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女子無計可奈,見王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從了他。」《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小篔見了鈕逢之生得一表非俗,而且聲音洪亮,談吐大方,心中甚喜。」也作「一表非凡」。
多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哲學派別。認為宙的本源為多數之實在所成,與一元論相對。
格格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格格不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格格不入」原作「扞格不入」。陸九淵(西元1139∼1192),字子靜,南宋撫州金谿人。為乾道進士,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於象山結茅講學,學者稱象山先生。曾任靖安縣主簿、國子正,官至奉議郎知荊門軍。陸九淵創「心學」,提出「心即是理」的觀念,認為「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宙」,一切道理均存在自己的心中。「心」和「理」是永恆不變的,且放諸四海皆準,故不論時代古今、東西南北,道德標準都是人心所固有的。其於治學方法上,主張「發明本心」,認為只要悟得本心,不必多讀書,「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陸九淵曾與朱熹會鵝湖論辯,意見多處不合。陸九淵的學說後來由明朝的王守...
淺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狹窄,所知不多。形容見識淺薄。《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太史公曰》:「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宋.歐陽修〈送方希則序〉:「夫恢識以見乎遠,窮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為淺見寡聞者道也。」也作「淺見薄識」、「淺見寡識」。
神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宗教祭祀為目的所建立的殿或建築物。其建築形式常具有特別的意義,如象徵宙、天人合一等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