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7.38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山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住在山中。《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孟傳》:「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序〉:「古巢居穴處曰巖棲,棟居山曰山居。」
大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危言聳聽」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呂祖謙〈館職策〉(據《呂東萊先生文集.卷二》引)1>漢至文帝,內昌阜,煙火萬里。仰視成康雖小歉,俯眎春秋戰國以降,則既有餘矣。「痛哭者一,流涕者二,長歎息者六」。賈誼之論,何其不與事儷2>也!意者危言駭世,姑一快3>胸中之憤耶!長沙之歸,歷變履險,動心忍性。少年之氣,剝落向盡,固未易以故意,待誼是殆,必有所以而論者,或未之竟也。誼誠見文帝以如此之質,得如此之時,顧乃湛於卑陋,安於小成,愛之深、望之切,大聲疾呼,幾其一悟耳。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清.劉坤一〈復郭善臣書〉。 (2) 儷:文字成對偶、對仗的。順遂、舒服。 (3) 快:...
福德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年(龍年入廟)重建完成鋼筋土造面十五坪,廟頂翹脊。(五)民國八十五年重建完成為目前之北方式三層建廟二八六坪,同年十月三日寅時神殿安座。
華屋山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屋,指人生時所住的華美屋;山丘,指人死後埋葬的隆起土堆。語本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後引申為壯麗的建築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膾炙海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膾炙人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虎死留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死後留美名於後世。宋.鄭樵《夾漈遺稿.卷三.與景韋兄投文樞密書》:「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也作「豹死留皮」。
種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宙萬物其本身的特性。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卷二七.跋狄梁公傳》:「予聞虎生三日,其氣食牛;駃騠七日,而超其母。蓋其種性特殊,不幸而趣異類中耳。」
土階茅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土為階,以茅蓋屋。形容生活簡陋。《周書.卷六.武帝紀下》:「上棟下,土階茅屋,猶恐居之者逸,作之者勞,詎可廣廈高堂,肆其嗜欲。」也作「土階茅茨」。
強詞昧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佛骨舍利神蹟,於是孫權命人建塔十三座,自此篤信佛教。後來孫皓繼位,他暴虐無道,施行苛政,並要拆毀廟,褻瀆神佛。眾臣力勸不可,他們認為佛之能力跟其餘眾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輕易拆毀,恐怕會遭到天譴,到時就後悔莫及了。孫皓因此猶豫不決,決定派張昱先去會見僧會,試探他的實力。張昱年輕好辯,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會提出了不少詰難。僧會雖已年老,但面對張昱的詰問仍回答得頭頭是道,使張昱無懈可擊,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孫皓覆命。孫皓知道了僧會的辯才無礙之後,更想見他一面,於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會入宮。僧會來到宮中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題想要辯倒僧會,他問僧會說:「佛教所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
目下十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歲便屬文,高祖驚其早就,弗之信也,乃於御前面試,辭采甚美。高祖歎曰:「此子,吾家之東阿。」既長,器寬弘,未嘗見慍喜。方頰豐下,鬚鬢如畫,眄睞則目光燭人。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篇章辭賦,操筆立成。博綜儒書,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親庶務,歷試蕃政,所在有稱。■《北齊書.卷一一.文襄六王列傳.河南王康舒孝瑜》初,孝瑜養於神武宮中,與武成同年相愛。將誅楊愔等,孝瑜預其謀。及武成即位,禮遇特隆。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汾清二盃,勸汝於鄴酌兩盃。」其親愛如此。孝瑜容貌魁偉,精彩雄毅,謙慎寬厚,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