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徐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秦時方士,字君房。生卒年不詳。始皇聞東海祖洲有不死之藥,遣福乘樓船,載童男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也作「徐巿」。
許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方答應男方的求親而訂立婚約。《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一個小女,還不曾許字人家,思量不如告假舍,料理些家務。」也作「許配」。
形單影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直到韓愈十九歲前往京城時,兩人才分離。而分開後的十年間,他們只見了幾次面。正當韓愈思鄉情切,打算歸與十二郎相聚時,卻傳來他的死訊。韓愈得知消息,悲痛萬分,於是寫下這篇感人至深的〈祭十二郎文〉,一字一淚,至今讀之仍是教人鼻酸。其中一段寫到兩人在世上的孤苦無依,文云:「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意思是說:我的三個兄長都不幸早逝,能繼承韓氏祖先的後代,在孫輩只有你一人,在子輩也只有我一人。兒孫兩代都各只有一個人,身影孤獨,無伴隨者。」後來「形單影隻」被用來形容孤單無伴。
回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
祕而不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所知,不作宣布。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九.寶砂篇》:「故上仙真經祕而不泄者,為此子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見知也。」也作「祕而不宣」。
回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子出嫁後,首次偕同夫婿歸娘家拜見父母,稱為「回門」。《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待我滿月回門來,親自上門呌聒噪。」
風調雨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隨即回天庭。從此風雨及時,五穀豐收,人民富樂安康,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即摘自典源,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
四郎探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楊四郎(延輝)兵敗被擒後,改姓名,與鐵鏡公主成婚。遼邦蕭天佐擺天門陣,四郎之母佘太君親征。公主察覺四郎思母殷切,計盜令箭,助其出關,私回宋營,母子兄弟相會。四郎復遼邦,為蕭后得知,欲斬,公主代為求免。也稱為「北天門」、「四盤山」。
馬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馬來人。相傳為馬援南征將士的後裔。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四.境異》:「馬伏波有餘兵十家不,居壽洽縣,自相婚姻,有二百戶,以其流寓,號馬留。」也作「馬流」。
反老為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老還童」。見「老還童」條。01.南朝梁.何遜《何水部集.卷七.神仙》:「既變醜以成妍,亦反老而為少。」(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