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素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性。《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素性頑鄙,臨事益懼。」《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有妻巫氏,姿容絕世,素性淑。」
殫精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畢力殫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困獸思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困獸猶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魯宣公十二年秋天,晉楚交戰,晉敗回到了國內,將軍荀林父(桓子)因而請求死罪,晉景公打算答應他。士子勸諫說:「不可以。以前城濮一戰,晉軍勝利後已經吃了三天楚軍留下的糧食,但晉文公還是面有憂色。左右隨從說:『有了喜事卻憂愁,難道有了憂愁的事才高興嗎?』文公說:『楚國大將得臣還在,憂愁還不能結束。一頭被圍困的野獸,尚且還要作最後的搏鬥,何況是一國的宰相!』等到得臣受責而死後,文公才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因為這是晉國的再次勝利,並且是楚國的再次失敗,以致楚國歷經兩代君主都不能強盛。如今晉國戰敗,或許是上天要警戒晉國,但若殺了荀林父,便等於楚國再勝利一次,恐怕晉...
復為故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故態復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故態復萌」典源作「故態復還」。劉禹錫(西元772∼842),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當,並稱「劉白」。賦體演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
司空經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歌,為人短小精悍,有「短李」之稱。 (2) 劉:劉禹錫(西元772∼846),字夢得,唐彭城人。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與柳宗元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時,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若。 (3) 第:古時指王公大臣或富貴人家的住宅。 (4) 鬌:形容頭髮烏黑亮麗。,音ㄨㄛˇ。鬌,音ㄉㄨㄛˇ。 (5) 宮樣□:皇宮中流行的□粉。 此指□扮豔麗出色。 (6) 杜韋娘:唐代名歌妓。此處借指在座的妙妓。 (7) 司空:官名。周時有冬官大司空,為六卿之一,掌水土營建之事。秦無司空,置御史大夫,漢初沿置,成帝時改御史...
飛蛾投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我已曾著人拏住楊景焦贊兩個,正是飛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裡。」明.王世《鳴鳳記》第二九齣:「下官約董吳二兄同奏權奸,正是累卵擊石,犯之必碎,飛蛾投火,觸之必焦。」也作「飛蛾赴火」。
殫精畢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一馬不被兩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潔女子不再嫁。屬傳統觀念。語出《元史.卷二○一.列女列傳二.衣氏》:「吾聞一馬不被兩鞍,吾夫既死,與之同棺共穴可也。」也作「一馬不被雙鞍」、「一馬不跨兩鞍」。
李百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李百藥(565年-648年),字重規,唐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簡介=百藥父親李德林是北齊的史臣,參與撰「國史」;後來也是隋朝名臣,奉詔繼續撰《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唐朝以後,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百藥先後於唐太宗觀元年(627)和三年(629)兩次奉詔繼續完成父撰遺稿,並參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編年體《齊志》。《齊書》成書於觀十年(636年),經歷了三個朝代(北齊、隋、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