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霑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醉。《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傳》:「候遵霑醉時,突入見遵母。」唐.權德輿〈奉送裴二十一兄閣老中丞赴黔中序〉:「祖軷霑醉,宣言相。」
攻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讀書。《紅樓夢》第四回:「珠雖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
騁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展寫作的才華。《三國志.卷六五.吳書.華覈傳》:「當飛翰騁藻,光贊時事,以越楊、班、張、蔡之疇,怪乃謙光,厚自菲薄,宜脩所職,以邁先賢,勿復紛紛。」
推賢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崇賢士,並以謙恭的態度對待有才能的人。《梁書.卷二五.徐傳》:「每從客謂吾以遭逢時來,位隆任要,當應推賢下士,先物後身,然後可以報恩明主,克保元吉。」
心服情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願承受,沒有半點強。《老殘遊記》第一六回:「如果心服情願,叫他寫個憑據來。銀子早遲不要緊的。」也作「甘心情願」、「心甘情願」。
沿流討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探究事物本末。參見「沿波討源」條。清.嚴復〈原強〉:「其人治群學者,意則謂天下沿流討源,執因責果之事,惟群事為最難,非不素講者之所得與。」
禮壞樂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章制度、禮樂教化遭受破壞,道德規範、社會綱紀蕩然無存。《梁書.卷二五.徐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准。」也作「禮壞樂崩」。
豐衣美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豐衣足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豐衣足食,是生活富裕,不虞匱乏的意思。一般人在生活上,莫不以豐衣足食為生活目標,但齊己是一位出家的和尚,所以對生活上的要求,自然是清心寡欲而與世俗之人不同。齊己在〈病中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聖〉詩中,即期許小師父在參禪禮佛的過程中,主要是開啟潛藏於內心的佛性,以體悟人生。為了求並體現這種體悟,齊己提示小師父應放棄外在豐衣足食的追求,方能有所成就。後來「豐衣足食」就一直沿用下來,用以形容生活富裕。
霍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遣、開展。《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五出》:「你出來強作禮,叫夫人霍索你方寸。」《宋元戲文輯佚.孟姜女送寒衣》:「霍索心頭且寬取,免千愁萬慮。」也作「濩索」、「鑊索」、「矍索」。
巴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拉西扯,有強、四處張羅的意思。《醒世姻緣傳》第二八回:「嚴列宿巴拽做了一領明青道袍,盔了頂羅帽,買了一雙暑襪鑲鞋,穿著了去迎娶媳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