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靈教育與職業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必然,都是社會所以能夠存在的條件,其次,勞力者忙於肢體動作,絕少心靈運作,實有害於精神品質的提升,相反的勞心者終於有閒暇做心靈冥想,那才是自由民的象徵。自由民就是擺脫物欲及手腳活動的人,並且不以外表得技藝及金錢的酬勞做為代價,卻在追求永恆真理與完美的處境。所以自由民之經濟生活,有賴勞力者提供,而終生勞動之人則須受勞心者的指導,勞力者所進行的活動,就是現在所說的職業教育,而勞心者則為吾人今日所說的文雅教育,文雅教育的語根來自於自由二字,及不受困於肉體,不束於體力,而任由心思奔馳,像真善美的境界翱翔。 關鍵字中文: 心靈教...
異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的情態。《隋書.卷八四.北狄傳.史臣曰》:「衰則款塞頓顙,盛則彎弓寇掠,屈申異態,強弱相反。」
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與正確的方向相反。如:「背道而馳」。
塗歌里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沈約 <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 :「老安少懷,塗歌里詠,莫不懽若親戚,芬若椒蘭。麾旆每反,行悲道泣。攀車臥轍之戀,爭塗忘遠;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彌結。」 2.語譯 言太平之世,行路及里巷之人,皆謳歌不已。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
神鬼不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回:「陛下可製衣一領,取玉帶一條,密賜董承;卻於帶襯內縫一密詔以賜之,令到家見詔,可以晝夜畫策;神鬼不覺矣。」 2.語譯形容極祕密,連鬼神都無法察覺。亦作「神鬼不知」。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神...
寒暖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彩的色相因人生理感覺的差異所形成的色系。光度和色度強的色相,給人有擴張和迫近視線的現象,產生溫暖的感覺,如紅、黃、橙等,稱為「暖色」。相反的,給人有寒冷的感覺,如青、綠、紫等,則稱為「寒色」。
西半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的西半部。從西經二十度起向西到東經一百六十度止,包括南、北美洲和南極洲的一部分。[例]西半球的晝夜和東半球剛好相反
三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種自相矛盾的行為。《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肅直諒多聞。」南朝宋.裴松之.注:「劉寔以為肅方於事上好下佞己,此一反也。性嗜榮貴而不求苟合,此二反也。吝惜財物而治身不穢,此三反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卞望之云:『郗公體中有三反:方於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貞,大脩計校,二反。自好讀書,憎人學問,三反。』」
2.三次反叛。《晉書.卷八四.列傳.劉牢之》:「而將軍往年反王兗州,近日反司馬郎君,今復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豈得立也。」
3.三次往返。《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孟嘗君相齊,其舍人魏子為孟嘗君收邑入,三反而不致一入。」
4.天子親耕時,鋤土三次稱為「三反」。漢.班固《白虎通.卷四.耕桑》:「天子耕東田,而三反之。」
負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攝影感光片經照相機曝光,底片經沖洗所顯現的影像,與實物的明暗相反
衣若懸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語本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縣鶉。」 2.語譯 此典形容衣裳破爛,處境窮苦。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子夏懸鶉、 懸鶉百結。 相反詞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