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蒙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草樹茂盛。《文選.張衡.南都》:「上平衍而曠蕩,下蒙籠而崎嶇。」也作「蒙蘢」。
典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墳五典。引申為可資憑藉的經典。《文選.陸機.文》:「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唐.張祐〈讀始興公傳〉詩:「亂首光雄算,朝綱在典墳。」
蕃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多茂盛。《文選.張衡.東京》:「草木蕃廡,鳥獸阜滋。」也作「蕃蕪」。
兵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國家服任一定期限的軍事任務,稱為「兵役」。為憲法予人民應盡的義務。
通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繫辭上》:「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指通權達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凡詩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西遊記》第一回:「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恐、懼怕。唐.柳宗元〈佩韋〉:「恟驚怛而躑躅兮。」《新唐書.卷一六八.王叔文傳》:「斬執誼與不附己者,聞者恟懼。」
摩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在山崖石壁上的碑文、經文、佛像、詩等。因崖壁凹凸不平,所刻文字無法整齊統一,反而形成雄偉豪放的獨特風格。由於崖壁粗糙,經年暴露於外,受風雨侵蝕,所以今所見的摩崖書筆致多圓勁渾厚而少方峻,如〈漢石門頌〉、〈唐舜廟碑〉便是。
倒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物體倒映於水中。晉.孫綽〈遊天台山〉:「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嶺。」
風清弊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政治、社會風氣良好,沒有貪汙舞弊等的壞事發生。宋.周敦頤〈拙〉:「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風清弊絕。」《蕩寇志》第一○回:「到得鄆城不久,便就興利除害,風清弊絕,吏民無不歡喜。」也作「弊絕風清」。
同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流來自同一源頭。晉.左思〈魏都〉:「墱流十二,同源異口。」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湘水注》:「湘灕同源,分為二水,南為灕水,北則湘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