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04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棄邪從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邪歸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邪歸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漢時期,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漢代的九卿分別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東漢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湮沒,應劭於是綴集所聞,著成《漢官》(亦稱《漢官儀》)一書,記述漢代典章制度及職官禮儀。應劭在提到「卿」這個官職時,認為它有彰顯、光明之意,具有背棄邪道,趨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顯國家的道德。後來「改邪歸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出現「改邪歸正」的書證如《七國春秋平話》卷上:「望大王改邪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
應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加科舉考試。元.無名氏《凍蘇秦.楔子》:「如今七國爭雄,都下招賢之榜,您孩兒稟過父親母親,待和哥哥同去應舉。」《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元來宋時宗室自有本等祿食,本等職銜,若是情願讀書應舉,就不在此例了。」
詭麗輻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詭異綺麗的文辭聚集在一起。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及七國獻書,詭麗輻輳;漢來筆札,辭氣紛紜。」
濟寒賑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濟清寒,幫助貧苦。《全相平話.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卷上》:「弔死問孤,濟寒賑貧,與百姓同甘共苦。」
反邪就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邪歸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邪歸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漢時期,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漢代的九卿分別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東漢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湮沒,應劭於是綴集所聞,著成《漢官》(亦稱《漢官儀》)一書,記述漢代典章制度及職官禮儀。應劭在提到「卿」這個官職時,認為它有彰顯、光明之意,具有背棄邪道,趨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顯國家的道德。後來「改邪歸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出現「改邪歸正」的書證如《七國春秋平話》卷上:「望大王改邪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
背邪向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邪歸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邪歸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漢時期,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漢代的九卿分別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東漢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湮沒,應劭於是綴集所聞,著成《漢官》(亦稱《漢官儀》)一書,記述漢代典章制度及職官禮儀。應劭在提到「卿」這個官職時,認為它有彰顯、光明之意,具有背棄邪道,趨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顯國家的道德。後來「改邪歸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出現「改邪歸正」的書證如《七國春秋平話》卷上:「望大王改邪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
刻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刻薄、嚴酷。《戰國策.秦策一》:「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孝景時,鼂錯以刻深,頗用術輔其資,而七國之亂,發怒於錯,錯卒以被戮。」
懸羊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七國春秋平話》卷下:「卻說樂毅引三千兵至齊寨,聽金鼓響不入耳。小軍報樂毅 曰:『乃空寨!』 樂毅急回。石丙曰: 『可攻之。』毅曰:『休!不知此計是懸羊擊鼓策,吾失之矣!急回!你遭齊兵之計。』」 2.語譯 古代作戰時使用空營誘惑敵人,一種疑兵之計。以羊蹄擊鼓偽裝士卒擊鼓進軍。懸羊:將羊倒懸起來。宋‧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三:「開禧 用兵,諸將皆敗,唯 畢再遇 數有功……嘗與虜對壘,度虜兵至者日眾,難與爭鋒...
西歐聯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西德七國所結盟的組織。於西元一九四八年的布魯塞爾條約(Brussels Treaty)中組成,目的在加強西歐國家的經濟、社會合作及軍事方面的集體防護,以對抗東歐集團。同時並監督西德重整軍備,以防止德國再度侵略。聯盟中置有理事會和祕書處,總部設於倫敦。
道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話、說話。《董西廂》卷一:「寮舍稍多,但隨堂一齋一粥,欲得三個月道話,何必留房緡,俗之甚也。」《七國春秋平話.卷上》:「先生道:『好才!大夫安在?』小卒曰:『前廳上與公子道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