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稗為雜草,會危害稻苗的生長,故稱不肖子為「稗子」。也稱為「敗家子」、「敗子」。
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據理爭論、講理。[例]等我們找到充分的證據後,再與不肖業者理論。
親痛仇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難量。寵既積怨,聞〔之〕,遂大怒,而舉兵攻浮。浮以書質責之曰:「……方今天下適定,海內願安,士無賢不肖,皆樂立名於世。而伯通獨中風狂走,自捐盛時,內聽驕婦之失計,外信讒邪之諛言,長為群后惡法,永為功臣鑒戒,豈不誤哉!定海內者1>無私讎2>,勿以前事自誤,願留意顧3>老母幼弟。凡舉事4>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讎者所快。」寵得書愈怒,攻浮轉急。明年,涿郡太守張豐亦舉兵反。 〔注解〕 (1) 定海內者:平定天下的人。 (2) 讎:音ㄔㄡˊ,通「仇」,仇怨。 (3) 顧:關注、照應。 (4) 舉事:行事。指興兵。
必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必定如此。《莊子.天地》:「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看苗賊雖敗,他已逃往別洞,必然求了救兵,今夜來劫我們的營盤。不可不預為防備。」
言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言語過當。多為受言者對發言者的謙詞。《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領教兩字,太言重了,如不以小弟為不肖,小弟倒有幾句話要告訴勞兄。」
入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身於紅塵俗世之中。清.全祖望〈梅花嶺記〉:「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長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紅樓夢》第一回:「想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賢愚不肖者,悉與前人傳述不同矣。」
凌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凌虐待。《儒林外史》第九回:「窮鄉僻壤,有這樣讀書君子,卻被守錢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髮衝冠!」《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國家平時患無人才,等有了人才,又被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
知子莫若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了解、深知兒子的,莫過於他的父親。《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三國演義》第二八回:「此子果然不肖,適纔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父也。」
大謬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錯、荒謬,與事實完全不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太太你這句話,卻講得大謬不然了。」
聲名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聲名狼藉」。見「聲名狼藉」條。01.清.宣鼎《夜雨秋燈錄.卷三.珊珊》:「邑之仕宦眷屬聞之,咸不平,聲名益狼籍。」02.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翁怒曰:『彼無賴子,聲名狼籍,伺吾等出外而來,遺物於室,是女之不肖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