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3.07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國子監之外又設立弘文館、崇文館兩所貴族式學校。科舉考試制度也在這一時期得到完善,公元702年,武則天還創設武舉,以選拔武術人才。唐朝後期,韓愈提出了按照人性的不同,因才施教,強調教育對一個人品性的影響。 宋代 重文輕武 宋初皇帝採取「重文輕武」政策來緩解武將謀國的壓力,提高文人的政治待遇,這一政策也體現在國家教育上。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在解除武將兵權的同時,重用儒臣,實行儒臣執政、以文代武的政策。宋太宗以後後,提倡「用文德禮治」,「遵周孔之禮」,主張以儒學為修身之道,同時講求佛道思想的作用。宋仁宗時,下詔州...
國立基隆商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理,真實面對自己,勉學勉行。信是信實。信近於義,是立身處世不可或缺的關鍵,道德修養重要德目,言忠信則天下暢行無阻,君子之道存焉。勤是勤勉。勤奮不懈,君子欲敏於行而恥言過其行,一勤天下無難事,必精進有成。毅是堅毅。志決而不搖奪,堅持到底,擇善固執,無論如何困難,絕不放鬆、絕不放棄、絕不中止,不斷修習,力行貫徹。 校徽校徽採圓之架構,圓代表融和、誠信、師生感情圓融、待人接物誠信。圓刻以齒輪代表工科,而中央古錢幣之符號表商科,貨幣代表流通,輪機代表不停轉動,亦即不斷進取之義。十二齒輪引諭國徽十二光芒以表國立,強調國立基隆商工...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讙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讙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
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職官名。唐代諫官,武則天時始置左右拾遺,掌供奉諷諫,以救補人主言行的缺失。見《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
濡沫涸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潤。 (3) 濡:音ㄖㄨˊ,沾溼。 ◎2《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國立基隆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理,真實面對自己,勉學勉行。信是信實。信近於義,是立身處世不可或缺的關鍵,道德修養重要德目,言忠信則天下暢行無阻,君子之道存焉。勤是勤勉。勤奮不懈,君子欲敏於行而恥言過其行,一勤天下無難事,必精進有成。毅是堅毅。志決而不搖奪,堅持到底,擇善固執,無論如何困難,絕不放鬆、絕不放棄、絕不中止,不斷修習,力行貫徹。 校徽校徽採圓之架構,圓代表融和、誠信、師生感情圓融、待人接物誠信。圓刻以齒輪代表工科,而中央古錢幣之符號表商科,貨幣代表流通,輪機代表不停轉動,亦即不斷進取之義。十二齒輪引諭國徽十二光芒以表國立,強調國立基隆商工...
一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一開一合。比喻時間的短暫快速。《文選.陸機.文賦》:「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宋.蘇軾〈赤壁賦〉:「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駱賓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做為秘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將武則天大罵一番,據說武則天一開始滿不在乎,聽到「入門見嫉,娥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頗有得意之色,但聽...
物極則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物極必反」。見「物極必反」條。01.《鶡冠子.卷上.環流》:「美惡相飾,命曰復周;物極則反,命曰環流。」02.《資治通鑑.卷二○七.唐紀.則天后長安二年》:「陛下雖安天位,殊不知物極則反,器滿則傾。」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韁利鎖」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一○○.敘傳上》1>嗣雖修儒學,然貴老嚴之術。桓生欲借其書,嗣報曰:「若夫嚴子者,絕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獨師友造化,而不為世俗所役者也。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不絓聖人之罔,不嗅驕君之餌,蕩然肆志,談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貴也。今吾子已貫2>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3>鎖,伏4>周、孔5>之軌躅6>,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