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伯恩斯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Eduard Bernstein,西元1850~1932)德國政治理論家。西元一八七二年參加德國社會民主黨,曾任該黨黨報《社會民主黨人》編輯。從一八九六至一八九八年發表一系列論文,全面修正馬克思主義,反對辯證唯物主義及剩餘價值說。在政治上,主張階級調和,宣揚議會政治,反對階級鬥爭、暴力革命。著作有《社會主義的前提與社會民主黨的任務》等書。(2)(Henry Bernstein,西元1876~1953)法國劇作家。以殘忍的場面、誇張的人物與社會的矯飾表現人性的衝突。著作有《祕密》(Le Secret)、《賊》(Le Voleur)和《以色列》(Israel)等。(3)(Leonard Bernstein,西元1918~1990)美國音樂家。長於作曲、指揮,更以指導少年音樂會而聞名。曾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紐約市立交響樂團。音樂創作豐盛,有音樂劇、交響曲、芭蕾舞曲、歌劇、合唱曲等。
斷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由前提引出的推斷。也稱為「結論」。
假言三段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純為假言命題、或其中一前提為假言命題所構成的三段論。如「如甲則乙,如乙則丙,故如甲則丙」此為純假言三段論式;「如甲則乙,今甲,故乙」,「如甲則乙,今非乙,故非甲」此為混假言三段論式,前者為立式,後者為破式。
社會科教學觀念與教學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源,以使教學順利進行。2.教學具有彈性:叫學設計的模式,提供給各地老師使用時,必然在不違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隨著各地的特性,做彈性的調整,如(1)教材和活動的選擇。(2)教學時間的分配。(3)教學資源的運用。(4)評量的實施。教師需具備判斷和做決定的能力,以使教學發揮最大的效果。4. 鼓勵兒童參與:社會科新課程重視兒童參與及求知的過程,因此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講述者、主導者,轉化為催化員,並擔任兒童、教材與環境間的橋樑。鼓勵兒童參與的方法有下列兩種:(1) 讚美:包括語言及非語言的方式,可增加兒童的信心,樂意參與。(2)...
不可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理則學上指其前提與結論間的可推關係,未達到某種特定的蓋然性程度的要求。
直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一句,西一言,說的是「啞口無言」。可見「啞口無言」不是一般情形的沉默不語,而是要有遭人質問或駁斥為前提的。
鑽火得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鑽木引火,卻得到寒冰。比喻事情的結果和前提不符合,不可能存在。《法苑珠林》卷五五:「竊聞聲調響順,形直影端,未見鑽火得冰,種豆得麥。」
心宰理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安理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安理得」這句成語說明做事的時候,如果覺得心中坦然無所愧咎,所做所為就一定可以獲得合理的說解。「心安」是「理得」的前提,心要不安,理就難得。在《論語.陽貨》篇記載了一段孔子學生宰我來向孔子請教「三年之喪」的問題。宰我認為因父母之喪,當子女的要守三年的孝,都不能為禮作樂,禮樂豈不是會因此而失傳?所以他覺得守一年喪應該就夠了。孔子就反問他:父母喪不到三年,當子女的就吃好的,穿好的,心會安嗎?宰我說:「安!」孔子就說:「你要能感到心安,你就去做吧!」孔子認為處事的時候,只要心裡不會覺得不安,就一定可以說解,宰我既然可以覺得心安,當然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一...
直接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由一個前提即推導出結論的推理方式。相對於間接推理而言。
變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原來的心意。《楚辭.屈原.九章.涉江》:「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紅樓夢》第四七回:「我要日久變心,告訴人去的,天誅地滅!」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