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1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孟子.梁惠王下》記載了齊景公和晏子的談話。晏子是齊國的賢臣,齊景公問晏子,要如何出巡才比得上過去的聖君?晏子答說:「從前的君王出巡,是為了工作,巡視諸侯所守衛的疆土,聽諸侯報告工作情況。春天出巡是巡視耕種狀況,救濟有困難的人民;秋天出巡是考察收穫情形,補助缺少糧食的人民,所以以前的老百姓非常歡迎君王出巡。現在不同了,君王一出巡就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只圖自己玩樂,連諸侯也很為難,這與過去聖君為體察民情而出巡,實在差太遠了。」後來「流連忘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貪戀沉迷而不願離去。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塵僕僕」係由「風塵」及「僕僕」二語組合而成。 「風塵」是出自漢.秦嘉〈與妻書〉。秦嘉,字士會,東漢隴西人。桓帝時,秦嘉為郡上計簿吏,因此須向中央報告該郡境內所有統計數據。有次,妻子徐淑因病返回老家,來不及當面告別,於是互贈詩文抒發思念之情,《玉臺新詠》即收錄有秦嘉〈贈婦〉詩三首。〈與妻書〉一文裡提到「當涉遠路,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厲兵,磨利兵器。秣馬,餵馬。「厲兵秣馬」指完成作戰的準備。《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二年,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三十三年春天,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晤談(4)直接觀察(5)參與觀察(6)人工製品4.組織資料:統合成一完整結構之研究單位5.撰寫結果報告並討論結果之重要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個案研究法英文關鍵字:case study research 參考資料 王文科/著。教育研究法,1986年初版,頁411-420。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訃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告喪事的柬帖。《紅樓夢》第一三回:「擇準停靈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後開喪送訃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陳述、報告、列舉。如:「知名不具」。《宋史.卷三八四.梁克家傳》:「上欣納,因命條具風俗之弊。克家列四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凡下級對上級的呈請或報告均用呈。現行公文則是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之。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斥候」。古代斥候,以旄旌(竿頂以旄牛尾裝飾的指揮旗幟)或茅草為標幟,看到前方的敵人,則舉旌以報告在後面的軍隊戒備。 (8) 慮無:戒備意外。 (9) 中權:中軍制定謀略。 (10) 後勁:後軍精良。 (11) 象物而動:根據旌旗的指揮而行動。
調查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地址以茲配合。 七、處理資料把執行調查所得之資料予以登錄、使用電子計算機處理、解釋結果以及提出發現報告。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調查研究英文關鍵字: survey research 參考資料 王文科/著。教育研究法,1986年初版,頁309-319。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拼圖法第二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題。3.研讀全部的學習單元,並加強自己的專家主題。4.至專家小組討論,並精熟討論主題。5.回到小組,報告自己研究的主題。6.進行小考,並將個別得分轉化為小組得分。7進行個人和團體表揚。目錄1 壹、準備活動2 貳、教學流程2.1 一、全班授課2.2 二、分組學習2.3 三、學習評鑑2.4 四、學習表揚3 參考書目 壹、準備活動拼圖法第二代之準備活動包含決定學生基本分數、學生分組以及準備教材。基本分數以學生之學習狀況,游生共同決定一個能代表學生學習程度之分數。學生採異質分組。準備教材主要如下:1.專家單(topic she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