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鴻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大作
終非池中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才能謀略者必有大作為。《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
作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文學、藝術創作有成就的人。《太平廣記.卷二五五.王維》:「唐宰相王璵好與人作碑誌,有送潤毫者,誤扣右丞王維門。維曰:『大作家在那邊。』」清.張遺〈讀畫錄序〉:「然則得先生之意以讀畫,當不墮作家雲霧中。」今多指以寫作為業的人。如:「暢銷書作家」。
轟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轟隆轟隆的大聲。如:「這群車陣所經之地,轟鳴大作。」
二林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社員、苦力等大批人員,強行收割甘蔗,與蔗農發生衝突。雖然只有9名警察受到輕傷,但日本人便利用這件事大作文章,10月23日,北斗郡出動百餘名警察,夜間衝到二林、沙山兩庄,檢舉抓捕蔗農及組合的幹部約400多人,並肆意加以凌辱、毆打。至次年4月,被捕人員中有39人被起訴。三審後,25人被判有罪,蔗農運動領袖李應章醫師被判刑8個月。這是日據時代台灣農民因陳情而首度遭受集體迫害的事件。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台灣文化協會英文關鍵字: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出處李筱峰/著。台灣史100件大事(上)...
潘乃德(Ruth Benedic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惟力是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依自己的能力,盡力而為。晉.常璩《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祚舅黎晃為吳將,攻伐祚不下,數遣人解喻降之。祚答曰:『舅自吳將,祚自晉臣,惟力是視矣。』」《活地獄》第三○回:「現在他孤兒寡婦,家難大作,我們稍有人心,當惟力是視,極意照應。」也作「唯力是視」。
助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長聲勢。《三國演義》第四○回:「待城中火勢大作,卻於城外吶喊助威,只留東門放他出走,汝卻於東門外從後擊之。」《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胡道臺一見有藩臺助威,膽子亦登時大了。」也作「助陣」、「助勢」。
點龍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也提到張僧繇曾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其中兩條一經點晴後,雷電大作,龍具有了生命,破壁飛上天去。後來「畫龍點晴」一語,就用來比喻繪畫、作文時在最重要之處加上一筆,使得全體更加生動傳神;後亦用來比喻做事能把握要點,讓整件事更加圓滿。
森山大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1938年生於日本大阪,原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平面設計師,在照相館中偶然見到威廉.克萊因的成名大作《紐約紐約》,受到極大啟發;1961年決定轉赴東京,投靠細江英公門下從助理做起。三年後獨立發展。1968年首次出版攝影集《日本劇場寫真帖》,顯現藝術家風格的強烈印記;1969年在《Provoke》雜誌嶄露頭角,以模糊、晃動、高反差、粗粒子,成為森山風格的明顯標記,並在日本廣告界形成一股狂熱模仿風潮。70年代森山歷經自己生命中的整理期。作品風格轉而呈現失意、絕望,抑鬱黑色,就連盛放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