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6.15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韓良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在有意思 : 韓良露與朱利安的美味情境》,以及《雙唇的旅行:韓良露食藝文札》等。張曼的《黃魚聽雷》,全書分為【夏日宴】、【秋日宴】、【冬日宴】、【春日宴】四大卷,寫的是家常飲食與成長記憶,以及生活。葉怡蘭的《玩味:Yilan的味蕾筆記》、《在味蕾的國度,飛行》、《臺灣生活滋味》蔡珠兒的《南方絳雪》、《雲吞城市》、《紅燜廚娘》、《饕餮書》等。責任編輯語二甲109702135
皓齒明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眸皓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眸皓齒」,常用來形容美人容貌明麗,因為二者長在秀的臉上,更加引人注目。曹植在他作的〈洛神賦〉中,形容洛神的美麗:「丹脣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是說美麗的洛神,她有著鮮明的紅唇,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顧盼流轉,兩頰的笑靨俏麗動人。後來「明眸皓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美人容貌明麗。唐.杜甫〈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是借用「明眸皓齒」來指有著明目皓齒的美女楊貴妃。
高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獄中也創作緬懷家鄉風景的〈杜鵑山〉與安慰妻子勇敢生活的〈春之佐保姬〉。(註1) 參考書目註1. 詹素、浦忠成等,《台灣原住民》(臺北:遠流,2001),頁136~143。註2. 張炎憲,〈白色恐怖與高一生〉 http://ppt.cc/TFps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 http://2009story.blogspot.tw/2009/02/5uongu-yatauyongana.html典型在宿昔——緬懷高一生 http://4sacca.blogspot.tw/2011/08/blog-post_21.html
方素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心!(幼翔文化)圖畫書(精裝)鍾偉明繪(2005‧4改由喬福圖書出版)2000‧3好點子公司(靖基金會)圖畫書(平裝)曲敬蘊繪2000‧4媽媽心‧媽媽樹(國語日報社)圖畫書(精裝)仉桂芳繪(港澳版簡体版己發行)2000‧7寵物小貝貝(福建少兒社)圖畫書(精裝平裝)張春英繪2001‧2我有友情要出租(上堤文化)圖畫書(精裝)郝洛玟繪(2006‧6收回上堤出版權)(港澳版己發行)(簡体字版2006‧5上市)2003‧1好耶!胖石頭(國語日報)圖畫書(精裝)崔永嬿繪(港澳版己發行)2003‧1一隻母雞叫蔥花(國語日報)圖...
嬋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姿態曼妙優雅。《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形便以嬋媛兮,若流風之靡草。」也作「嬋」。
潘敦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區別,故改稱)、社主與通事等職於一身,也造就他與其家族在岸裡社的權威地位。 參考書目註1. 詹素、浦忠成等,《台灣原住民》(臺北:遠流,2001),頁32~39。註2.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55。註3. 國立臺灣博物館 - 岸裡社頭目潘敦仔像 http://www.ntm.gov.tw/tw/public/public.aspx?no=155註4. 但是根據《台灣史小事典》,潘敦仔於乾隆26年(1761)才擔任通事。台灣史知識庫 http://210.59.11.16/tai...
書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的風氣與傳統。多指家世、門風而言。《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後來生三子,接了書香。小直與院判齊眉而終。」《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早養出一個兒子來叫他讀書,接進士的書香。」
齊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名相當。《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宋朝錢塘有個名妓蘇盼奴,與妹蘇小,兩人俱俊麗工詩,一時齊名。」
莫那‧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究標本。直到1974年在族人強烈要求下,才遷葬至霧社「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 參考書目註1. 詹素、浦忠成等,《台灣原住民》(臺北:遠流,2001),頁112~119。註2. 李筱峰、莊天賜,《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臺北縣:玉山社,2004),頁33~39。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143。
才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氣與情思。多指詩文的創作能力。如:「才思敏捷」。《南史.卷二八.列傳.褚裕之》:「少孤貧,篤志好學,有才思。」《紅樓夢》第七八回:「他二人才思滯鈍,不及寶玉空靈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