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水浴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在海邊,供人游水嬉戲的場所。[例]在炎熱的夏日裡,到海水浴場戲水的人潮絡繹不絕。
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臧、穀二人一起牧羊,臧因讀書而丟失羊,穀因嬉戲而失掉羊的故事。典出《莊子.駢拇》。後比喻捨棄當做的事,而使得本業受到損失。宋.王安石〈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詩:「亡羊等殘生,朽笑何足摺。」清.唐孫華〈偕同年吳元朗游西涇次友人韻〉:「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頑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樂、嬉戲。《儒林外史》第一回:「小哥,你只在這一帶頑耍,不必遠去。」《紅樓夢》第二四回:「這會子我不得閒兒,明兒你到書房裡來,和你說天話兒,我帶你園裡頑耍去。」
騰踏飛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有學問,治學唯勤,不勤勞的話無法有所成就。就好像有兩個小孩,從小一起玩耍嬉戲,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後來一個勤學,另一個則否,等到他們都長大成人,勤學的孩子成為人中之龍,不勤學的孩子則庸庸碌碌。於是勤學的孩子仕途得意,如同駿馬飛馳而去,再也看不到他那庸碌不學有如蟾蜍的朋友。後來「飛黃騰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得意於仕途。
弱不好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幼而不喜歡嬉戲。《左傳.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弱不好弄,長實素心。」
不顧閒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要想著偷懶嬉戲。蔣中正〈家諭六通之六〉:「學生最要緊的,就是上課時候,不顧閒野,教員所說的話,句句聽得明明白白。」
撕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糾纏嬉戲。也作「撕羅」。
不動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二.韓愈》引)公之為治,嚴不為煩,止除害本,不多教條;與人必信,吏得其職,賦入無所漏失,人安樂之,在所以富。公與人有畛域1>,不為戲狎2>,人得一笑語,重於金帛之賜。其罪殺人,不發聲色。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故無敢犯者。 〔注解〕 (1) 畛域:範圍、界限。畛,音ㄓㄣˇ。田間分界的道路,引申為界限。 (2) 戲狎:嬉戲親近。
站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停止行動。如:「小朋友正在草坪上嬉戲,看見校長來了,個個站住腳向校長問好。」
轉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嬉戲的器具。類似秋千,一次可同時飛轉數個秋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