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地自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自己設立界限,不求突破。如:「你的潛力尚未完全發揮,為何要畫地自限,安於現狀呢?」
序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某些多幕劇在第一幕前的一場戲。用以介紹劇中人物的歷史和劇情發生的遠因,或預示全劇的主題。後泛指某些敘事性文學作品,在矛盾衝突尚未充分展開前,對人物的背景、時代、環境,及主要人物間的關係所作的交代或提示。
變本加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選序〉是蕭統編完《文選》後所寫的序。典源所錄是序文的第一段,其內容略謂:遠觀上古時候,民風樸實,尚未有文章的創作。等到伏羲氏統治天下,開始畫八卦,創造文字,文章才因此產生。《易經》說:「觀察天文,可以了解四時的變化;而觀察人文,則可以教化天下。」可見文章的時代意義是非常深遠的!車輛的製造,一開始只有簡陋的椎輪車,後來才出現較高級的大輅車,但是大輅車已不像椎輪車那般地質樸;積水成冰,但是當初的水卻沒有後來的冰那般寒涼。這些都是在既有的基礎上加以改變發展,才顯得更加完美;事物的演變是如此,文章也是一樣,由質樸發展到華美,其中的變化是無法完全詳細去了解的。後來原文中的「變其本而加厲」演變成「變本...
一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夜。《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小子是失路的舉子,趕過宿頭,幸到寶莊,見門尚未闔,斗膽求借一宿。」《紅樓夢》第五○回:「大家又閒話了一會方散。一宿無話。」
立即性技巧(immediac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互動中,反應出個案實際生活的人際互動。 使用時機此技巧適合在雙方已俱有穩定的關係基礎時使用,在關係尚未建立時就使用可能會引起個案的抗拒。適合應用的時機如下:1. 關係的不信任2. 關係的緊張、僵硬3. 有一方或是雙方對彼此產生吸引4. 個案出現依賴助人者的現象 評估合宜性助人者可以從個案的回應中,去評估立即性技巧是否有效。1. 沒有幫助-個案的反應可能是變得安靜或是怪怪的。他們可能覺得被誤解或受傷害,並且不再來晤談。2. 中等程度幫助-個案的反應是聽取回應,但沒有繼續分享他們的想法或感覺。3. 具有幫助-當立即性技巧適...
掌上明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濟公傳》第九四回:「老漢今年六十八歲,膝下無兒,只生一女,名叫巧娘,今年一十九歲,尚未許配人家,老漢愛如掌上明珠。」
兵不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未實際交戰,即已征服敵人。語出《荀子.議兵》:「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者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後也用來比喻輕易得勝。《晉書.卷六六.陶侃傳》:「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陛下離京纔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北舉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作「兵無血刃」、「軍不血刃」。
餘悸猶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驚懼的心情尚未平息。如:「他自火場逃生後餘悸猶存,經常自惡夢中驚醒過來。」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執政後,首先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劉備死後,東吳一方面繼續向魏稱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樣對蜀,仍陳大軍於蜀的邊境。諸葛亮派尚書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蜀聯合,與魏斷絕關係。  當時,南中諸郡在劉備東伐之時,受東吳策動而叛亂,嚴重威脅蜀漢後庭。諸葛亮執政後,與東吳恢復邦交,切斷了南中的外援。經過兩年調養,諸葛亮上書後主,決心平定南中叛亂。建興三年(225)春,諸葛亮率大軍兵分三路征伐南中。在此次戰爭中,諸葛亮對叛軍首領孟獲採用攻心戰術,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平叛戰鬥結束後,諸葛亮吸取「眾建諸侯...
國際不打小孩日(430_Spank_Out_Da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面禁止體罰的國家,瑞典政府認為教育民眾了解體罰的惡果和協助他們學習有效的替代方法是很重要的。而對於尚未全面禁止體罰的國家,『不打小孩日』提供了一個機會,讓關心此議題的組織和個人來提倡正面管教,並呼籲終止體罰。」瑪莉尼爾森(Mali Nilsson) 國際拯救兒童聯盟反體罰專案委員會主席「『不打小孩日』有助於將焦點放到極需關懷的兒童人權和需求上。只有在家和在學校感到安全,孩子的學習才有最佳的效果。懂得不用打來對待孩子的父母也比較快樂。體罰這個壞習慣是可以被戒除的,請共同參與這個教育運動。」娜汀布洛克(Nadine Blo...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