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6.57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討人喜愛。[例]他自小就聰明活潑,十分可愛。
心平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上,醉而愈恭,和而有禮,心和氣平,無悖逆暴戾之氣干於其間,而壽不可勝計也。」 02.清.徐增《而詩話》:「作詩如撫琴,必須心和氣平,指柔音澹,有雅人深致為上乘。」 參考詞語︰心平氣舒注音︰ㄒ|ㄣ ㄆ|ㄥˊ ㄑ|ˋ ㄕㄨ漢語拼音︰xīn píng qì shū釋義︰猶「心平氣和」。見「心平氣和」條。 01.宋.曾協〈左朝請大夫前知建昌軍陸公行狀〉:「公醇厚端靖,內外完好,心平而氣舒,雖久處者,未嘗際其喜怒。」 參考詞語︰心平氣溫注音︰ㄒ|ㄣ ㄆ|ㄥˊ ㄑ|ˋ ㄨㄣ漢語拼音︰xīn píng qì wēn釋義︰猶「心平氣和」。見「心平氣和」條。 01.宋.張鎡〈讀樂天詩〉詩:「學博才兼裕...
梁山伯與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宋《咸淳毗陵志》載:「祝陵在善卷山,岩前有巨石刻,雲『祝英台讀書處』,號『碧鮮』。昔有詩云:『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 元代文獻白樸創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雜劇[3],不傳於今。 明清文獻明.徐樹丕《識小錄》: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
州官放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諷在上位者倚勢妄為,而禁阻在下者的基本權利。亦比喻只任自己胡作非為,而不允許別人行使正當的自由。典出宋.陸游《老學筆記.卷五》。[例]在上者若是存著州官放火的心理,胡作非為,終會招致民怨。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拼音︰háo duó qiǎo qǔ釋義︰猶「巧取豪奪」。見「巧取豪奪」條。 01.明.張岱《陶夢憶.卷六.朱氏收藏》:「恆恐子孫效尤,以袖攫石、攫金銀,以賺田宅,豪奪巧取,未免有累盛德。」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後其夫隨高叶飛官天長,甚見委任,豪奪巧取,歲以多金寄歸,婦藉其財,以招誘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粗糙呈顆粒狀的。如:「沙紙」。宋.陸游《老學筆記》卷六:「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田登為州官時,為避其名諱,而命全州百姓稱燈為火,違者要受鞭笞。元宵節放燈,則貼出布告說:「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典出宋.陸游《老學筆記》卷五。後比喻在上者可為非作歹,在下者卻受到種種的限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這個叫做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向來如此的。你看太親翁那麼一把年紀,有了五個姨娘還不夠,前一回還討個六姨。姊夫要討一個,就是那許多說話。」
啞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笑聲。《易經.震卦.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清.張爾岐《蒿集》卷一:「今夫人生而呱呱以啼,啞啞以笑。」
顛撲不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晦翁,南宋婺源人。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閩學的創始人。一生著述繁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其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寫給張欽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
金戈鐵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徐增《而詩話》:「作詩如撫琴,必須心和氣平,指柔音澹,有雅人深致為上乘。若純尚氣魄,金戈鐵馬,乘斯下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