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蹶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叩頭。後用來比喻歸化。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
崇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崇信仰。《明史.卷三二○.外國傳一.朝鮮傳》:「東海波臣,惟知崇信釋氏,他未遑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原來徽州人心性儉嗇,卻肯好勝喜名,又崇信佛事。」
箕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商朝人,名胥餘,生卒年不詳。官至太師,紂王無道,屢諫不聽,被囚,乃佯狂為奴。武王滅殷,箕子率五千人避往朝鮮為君。也稱為「箕伯」。
請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朝貢、歸化。《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
新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古代朝鮮的三個王國之一。相傳為赫居世所建,至西元四世紀中葉,成為朝鮮半島東南的強國。定都慶州,繼而與百濟、高句麗鼎足而立。七世紀中葉滅百濟及高句麗,趕走唐朝軍隊,幾乎一統半島。後於九世紀衰落,而滅於王氏高麗(王建)。新羅國王十分仰慕中國文化,除派遣子弟至長安留學外,其文字、曆法、律令制度、服飾等盡依唐式,唐化程度十分澈底,故也稱為「君子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蝳蜍:蜘蛛的別稱。漢.揚雄《方言》卷一一:「鼅鼄,……,北燕、朝鮮、洌水之間謂之蝳蜍。」《玉篇.蟲部》:「蝳,蝳蜍,肥大蜘蛛。」
高麗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鮮半島生產的人參。如:「韓國的高麗參,一直享有盛名。」
慰安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軍方為解決中國戰區及太平洋戰區日軍之性需求,從占領區中國大陸、朝鮮、臺灣、印尼等地強迫或誘騙等手段徵調婦女充當軍妓,受到不人道待遇,在日本的文書上稱為「慰安婦」。
王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 (1)(西元768~830?)字仲初,唐代潁川人。大曆年間進士,曾任陝州司馬,工樂府,與張籍齊名,所作宮詞百首,尤為傳誦人口。著有王司馬集。(2)(西元847~918)字光圖,五代時前蜀的開國君主,舞陽人。少無賴,里人稱為「賊王八」。後據兩川,昭宗封為蜀王。唐亡後,建遂自立為蜀帝,在位二十八年而卒,廟號高祖。(3)(西元877~944)字天若,高麗開創之主,五代之際立為王,都松岳(今朝鮮開城),國號高麗。石晉冊封為高麗國王,後併新羅,平百濟,統一國內,卒稱太祖。
全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興盛、強盛。[例]漢朝的全盛時期,勢力曾經遠達朝鮮半島及印度西北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