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7.2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吊桶﹝湳雅農家風光﹞(李澤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作乃描寫鄉下古厝,以棕色為基調統一空間,秋天的氛圍隱隱可以感覺出來。古老房屋的堅實感是畫家在歷練下的成果,「寫實」取代了「寫意」。透明與不透明摻合運用的成半透明。右側屋簷下有明顯的光的效果,與陰影涇渭分明。「光」在李澤藩的作品中偶有重量級的演出。
教育改革(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教育改革係指大陸地區針對農教育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革新實踐活動。自一九七八年以來,大陸地區實行改革開放,曾進行一系列改革。包括:
  1.教育結構改革:一九七八年四月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由原教育部正式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的主張。一九八○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關於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一九八三年五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和改革農學校教育若干問題的通知〕,對改革農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教育的意義、奮鬥目標、原則、辦學形式、師資建設及畢業生安置等重大問題都作了原則規定。以後頒發的一系列文件中,又進一步要求從根本上改變農教育結...
沙樣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笨拙呆傻的樣子。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覷不的沙樣勢,也是我前緣廝勘對。」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休怪我沙樣勢,平地上起孤堆。」也作「勢煞」、「勢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錢。含有輕視的意味。《西遊記》第一五回:「我小時也有幾個錢,也好騎匹駿馬。」
聲潑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粗俗,嗓門又大。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是誰人聲潑嗓,他壁聽在門兒外廂。」
合作教育(丹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丹麥葛倫特維希(N.F.S. Grundtvig, 1783~1872)主教在啟蒙運動時期所發起的民眾教育運動,也包括一種農業學校。這種學校通常是經濟獨立的住宿學校,但是由政府予以支持;所教的科目是所謂「綠色課程」(green curriculum)的一部分。這些課程是由農業專家設計的,凡是成功地學完這種課程的農民,便可以獲得國家財政上的協助。這種教育機構也可以是私立的,但要經過教育部批准。百分之八十五的開辦費可由政府補助並且可以獲得優惠條件的貸款。這種學校的學生並非完全免費,其收費標準由教育部規定。這種制度是政府與農民合作的一種教育方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四.劉十九郎》:「經由數疃,歷洪源、石、何衝諸里。」《水滸傳》第六三回:「四面伏兵一齊發,蜂屯蟻聚疃中。」
勢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笨拙的樣子。《水滸傳》第三三回:「那跳鮑老的,身軀紐得勢勢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也作「勢煞」、「沙樣勢」。
小(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的小係指設立在農地區歸行政辦的小學,簡稱為小,是學校系統最基層的教育機構。小有時不設校長,只設主任教師,由鄉鎮任免,隸屬學區小學管理。小教師一般多為民辦教師。各小年級設置不同,有一至二年級,也有一至六年級的完全小學。規模較大的完全小學的小,也可以設校長。
實用技術培訓(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實用技術培訓是大陸地區對農民進行應用型現代科學方法和技能的教育活動。一九八六年,〔關於七五期間加強農青年實用技術培訓工作的通知〕和〔七五期間農青年實用技術培訓規劃要點〕中提出:農實用技術培訓的對象是全國農中的一、二億初、高中畢業知識青年,任務是使一億人掌握一兩項本地區適用的先進生產技術,系統學習一項專業知織和現代化經營管理知識,使其中百分之三的人達到相當於農民技術員水平,為進一步培養農專業技術人員打好基礎。培訓內容主要是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運輸、民用建築、服務等方面的先進知識和技能。農實用技術培訓的實施,主要由縣、鄉(鎮)、的科技服務組織舉辦培訓班、技術講座等,同時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