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鍾曉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香港天地;1992年07月,台灣麥田出版)《普通的生活》(1992年09月,台灣洪範出版)詩集《木死灰集》(1997年,香港三人出版社;1998年06月,台灣元尊出版)散文集《春在緣蕪中》(1988年,香港天地圖書出版)歌曲填詞最愛(李宗盛作曲,張艾嘉主唱)是這樣的(E Lecuona/J Cacavas作曲,梅艷芳主唱),電影阿飛正傳主題曲心裡的天堂 (姚蘇容主唱)事情本來就是這樣(黃韻玲主唱)咖啡杯里的風光(黃耀明主唱) 評價1978 散文《祝福》獲第七屆青年文學獎優異獎1979 散文《明月何皎皎》獲第八屆青年...
深思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思熟慮」之典源,提供參考。 1、「深思」:戰國楚.屈原〈漁父〉(據《文選.卷三三.騷下》引)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皆濁,何不淈其泥1>而揚其波2>?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3>而歠其醨4>?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
藉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藉
方昌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樂、愛、惡,人主之所以鼓動天下而用之之具也,而皇極之所謂先作者,不使加意於其間耳,豈欲如老莊所謂木死灰,與天下為嬰兒而後為至治之極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陸佃〈太學策問〉、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 (2) 豪猾:指強橫狡猾不守法度的人。 (3) 虜人:對敵人輕蔑的稱呼。〔參考資料〕 ■宋.陸佃〈太學策問〉(據《陶山集.卷九.策問》引)大學之道,方興未艾也,士之來學者,蓋已千數。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煇既得其說,竊惟主上孝奉三宮,十年一講盛禮,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庶幾名器增重,不致冒濫,人得以為榮。
銅筋鐵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筋骨如銅鐵所製。比喻身強體壯。明.宋濂〈秦士錄〉:「天生一具銅筋鐵肋,不使立勛萬里外,乃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時也。」也作「銅筋鐵骨」。
標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至王莽專偽,終於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雖中興在運,漢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於長安未央宮殿北。 (4) 分爭:分異爭奪。
伐異黨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至王莽專偽,終於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雖中興在運,漢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於長安未央宮殿北。 (4) 分爭:分異爭奪。
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比喻人頹喪或枯寂。《莊子.齊物》:「形固可使如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隨波逐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原隨著大環境,跟著眾人起舞,一起沉淪。《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也收錄這篇文章,同句話則載為「隨其流而揚其波」,意思與原意相似。後來「隨波逐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沒有確定...
壓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勝過、超過。宋.蘇軾〈和秦太虛梅花〉詩:「西湖處士骨應,只有此詩君壓倒。」《紅樓夢》第七六回:「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壓倒你。下句意還未得,只為用功在這一句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