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錙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1>,比量2>父祖,計較錙銖3>,責4>多還少,市井5>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 〔注解〕 (1) 輸絹:給予絹帛。絹,音ㄐㄩㄢˋ。 (2) 比量:比試較量。 (3) 錙銖:音ㄗ ㄓㄨ。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 (4) 責:要求、索取。 (5) 市井:指買賣行為。
白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色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
於事無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濟於事」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據《宋文鑑.卷五七》引)若夫馮京、王珪同列預政,皆依違自固,不扶顛危。雖心悟其非而無所捄正,己之進退又媕婀而不決,皆非所謂輔臣之體。臣四海之內,孤立獨進,陛下過聽,任以風憲。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1>疊以言事罷免2>,豈其言皆無補於事?豈皆願為訐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絜去?嘗以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漸道之,不可以隄防激鬥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為患滋大。 〔注解〕 (1) 臺諫官: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 (2) 罷免:罷黜、免官。
深思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思熟慮」之典源,提供參考。 1、「深思」:戰國楚.屈原〈漁父〉(據《文選.卷三三.騷下》引)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皆濁,何不淈其泥1>而揚其波2>?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3>而歠其醨4>?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
行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出行時的臨時住處。《文選.左思.吳都賦》:「梁岷有陟方之館,行宮之基。」唐.白居易〈長恨歌〉:「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德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言、善言。《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陛下發德音,下明詔。」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曾是莠言,有虧德音,豈非溺者之妄笑,胥靡之狂歌。」
銖銖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1>,比量2>父祖,計較錙銖3>,責4>多還少,市井5>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 〔注解〕 (1) 輸絹:給予絹帛。絹,音ㄐㄩㄢˋ。 (2) 比量:比試較量。 (3) 錙銖:音ㄗ ㄓㄨ。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 (4) 責:要求、索取。 (5) 市井:指買賣行為。
螳螂黃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槐西雜志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疾聲大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聲疾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聲疾呼」的「疾」,原為急促的意思,整個詞語則是指大聲而急促的呼喊,見於唐人韓愈的〈後十九日復上書〉,內容中有一段話說道:「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閤下其亦聞而見之矣,其將往而全之!抑將安而不救!」這段話的意思是:當您看到有人陷於極度的危難,也聽到他大聲而急促地呼救,您將會過去施予援手,或是視而不見,見死不救呢?後來「大聲疾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大聲而急促的呼喊。
蹈厲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蹈厲,踏地猛烈,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蹈厲之志比喻奮發前進的志向。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蓋其流風之未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