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就毒攻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習者,亦賢儒之所病也。或曰:「興善動行,彌益其妄,如晞陽斥影,加樵罷鼎。誠乃務茲之道,豈是息滅之道?」曰:「彼蓋不知執事1>淨命2>以聲止聲3>,良醫之家,以毒止毒也。」 〔注解〕 (1) 執事:執掌事務的人。 (2) 淨命:梵語。指高僧大德。又作「具壽」、「長老」。 (3) 以聲止聲:以勸善之語來止息惡評之聲。
隨波逐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白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色的羽毛。《孟子.告子上》:「然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
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醜惡的言語。《詩經.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曾是莠言,有虧德音,豈非溺者之妄笑,胥靡之狂歌!」
無益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濟於事」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據《宋文鑑.卷五七》引)若夫馮京、王珪同列預政,皆依違自固,不扶顛危。雖心悟其非而無所捄正,己之進退又媕婀而不決,皆非所謂輔臣之體。臣四海之內,孤立獨進,陛下過聽,任以風憲。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1>疊以言事罷免2>,豈其言皆無補於事?豈皆願為訐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絜去?嘗以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漸道之,不可以隄防激鬥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為患滋大。 〔注解〕 (1) 臺諫官: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 (2) 罷免:罷黜、免官。
胥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服勞役的囚犯。《史記.卷三.殷本紀》:「於是迺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曾是莠言,有虧德音,豈非溺者之妄笑,胥靡之狂歌。」
末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部屬勢力強大,難以駕馭。參見「尾大不掉」條。唐.柳宗元〈封建論〉:「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
隨波同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尼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孔子的尊稱。古時常在男子字後加父字以示尊敬,因孔子字仲尼,故稱為「尼父」。《文選.王粲.登樓賦》:「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之嘆音。」也作「尼甫」。
士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古代貴族婦女或美女為題材的國畫。宋.蘇軾〈題張子野詩集後〉:「昔周昉畫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謂『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作「仕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