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慕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羨慕道術。《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少年慕道,從個師父是歐陽文彬,傳授五雷天心正法,建壇在家,與人行持,甚著效驗。」
按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 (2) 殷:富足、富裕。 (3) 案:同「安」,語助詞。 (4) 縱橫之事:合縱與連橫的事情。比喻外交之事。 (5) 偃然:停止、平息的樣子。偃,音|ㄢˇ。 (6) 案兵:亦作「按兵」,止兵不動。 (7) 相卒:相抵觸、相對抗。〔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
按軍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 (2) 殷:富足、富裕。 (3) 案:同「安」,語助詞。 (4) 縱橫之事:合縱與連橫的事情。比喻外交之事。 (5) 偃然:停止、平息的樣子。偃,音|ㄢˇ。 (6) 案兵:亦作「按兵」,止兵不動。 (7) 相卒:相抵觸、相對抗。〔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
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佛法流傳的最後時段。對這時期佛教現象描述,時間的計算、長短,不同經典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在唯識宗的描述,這時期佛教只剩教法,既無人修行,也無人證悟。時限約在佛滅兩千歲後的一萬年之間。《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然佛所說,我滅度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義如此。」
竺法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晉高僧,生卒年不詳。祖籍月支,世居敦煌。精通西域語。譯有《光讚般若經十卷》、《正法華經十卷》等,凡一百五十四部。為鳩摩羅什之前最大的譯經家。
三歸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一個人為了成佛或解脫煩惱,願將自己奉獻給佛、法、僧三寶,並以三寶作人生的依怙。因為佛是師;法是藥;賢聖僧是修行的道友,所以歸順之。《長阿含經》卷一五:「我今重再三歸依佛、法、聖眾,願佛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也作「三皈」、「三歸」。
正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改正法則。《文選.張衡.東京賦》:「辨方位而正則,五精帥而來催。」
真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士、方術之士。唐.皎然〈宿道士觀〉詩:「清佩聞虛步,真官方宿朝。」宋.洪邁《夷堅乙志.卷一五.桂真官》:「會稽人桂百祥,能役使六甲六丁,以持正法著名,稱為真官。」
出大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押解犯人到刑場正法為「出大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