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張鷟《朝野僉載》稱唐初已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諺曰:『無狐魅,不成村。』……其源流始末,則劉師退先生所述為詳。蓋舊滄州南一學究與狐友,師退因介學究與相見,軀幹短小,貌如五六十人。衣冠不古不時,乃類道士。拜揖亦安詳謙謹,寒溫畢,問枉顧意,師退曰:「世與貴族相接者,傳聞異詞,其間頗有所未明。聞君豁達,不自諱,故請袪所惑。狐笑曰:「天生萬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為狐,正如呼人為人耳,何諱1>之有?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人不諱人之惡,狐何諱狐之惡乎?第言無隱。」 〔注解〕 (1) 諱:音ㄏㄨㄟˋ,有所隱避的事物。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注解〕 (1) 孟嘗君:戰國時齊之公族,姓田氏,名文;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稱號;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2) 顧:回首、回頭看。 (3) 市:買。 (4) 高枕而臥:形容身心安適,無憂無慮。見「高枕無憂」。 (5) 放:免職不任用。 (6) 三反:三次往返。 (7) 賫:音ㄐ|,帶著。 (8) 文車:繪有文彩的車。 (9) 服劍:佩劍。 (10) 不祥:不善。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雜說〉四首之三(據《全唐文.卷五五八.韓愈》引)談生之為〈崔山君傳〉,稱鶴言者,豈不怪哉!然吾觀於人,其能盡吾性而不類1>於禽獸異物者希矣。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為乎? 〔注解〕 (1) 類:相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一種古書上注解的文字。[例]注疏
教學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1>也,故曰「教學相長2>」也。 〔注解〕 (1) 自強:自己奮發圖強。 (2) 長:音ㄓㄤˇ,增進、增加。
咫尺天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中〈宮詞〉二首之一(據《全唐詩.卷七四八.李中》引)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1>咫尺2>隔天涯3>。香鋪羅幌不成夢,背壁銀缸落盡花。 〔注解〕 (1) 翠華:本指用翠羽作為旗飾,古代天子出行時所用,此處喻指皇帝。 (2)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咫,音ㄓˇ。 (3) 天涯:天的邊際,指遙遠的地方。涯,音|ㄚˊ。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毛詩卷染油代燭》倪芳飲後,必有狂怪1>,恬然2>不恥。或以《毛詩》3>卷染油代燭,醉遊徹曉4>。 〔注解〕 (1) 狂怪:瘋狂怪異的行為。 (2) 恬然:安然自得的樣子。恬,音ㄊ|ㄢˊ。 (3) 《毛詩》:今本《詩經》,為毛亨傳注,故又稱《毛詩》。《詩經》在漢代有齊、魯、韓、毛四家之學,獨存《毛詩》,流傳至今。 (4) 徹曉:整個晚上到天亮。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班張之流12>也。使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13>為之紙貴。 〔注解〕 (1) 欲賦三都:指作〈三都賦〉,該賦內容描寫三國時代魏都城鄴城、蜀都城成都、吳都城建業的富庶壯麗。 (2) 會妹芬入宮:正好左思的妹妹左芬被選入宮。會,適、值。芬,人名,指左芬,左思之妹,西晉人,生卒年不詳,長相醜陋,然擅於文詞,被武帝選入宮中,以才德見稱,後為貴嬪。 (3) 詣:音|ˋ,拜訪、進見上級或長輩。 (4) 著作郎:職官名。三國魏明帝時設置,隸屬中書省,掌理修撰國史;晉時改隸祕書省,稱大著作。 (5) 張載:字孟陽,晉安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文學家,官至中書侍郎...
冥頑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祭鱷魚文〉(據《全唐文.卷五六八.韓愈》引)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1>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2>。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3>聽從其言也;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刺史則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 〔注解〕 (1) 醜類:指鱷魚。 (2) 命吏:天子任命的官吏。 (3) 刺史:職官名。古代司地方糾察的官,後沿稱地方長官。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6>、趙7>、韓8>、魏9>聞之,皆朝於齊10>。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注解〕 (1) 威王:齊威王(?∼西元前343),戰國時齊國國君,名因齊。曾起兵西擊趙、衛,敗魏於濁澤,國大治,諸侯不敢加兵於齊者二十餘年。自稱為王,在位三十六年,卒諡威。 (2) 徐公:戰國時齊國的美男子,生卒年不詳。 (3) 私:偏愛。 (4) 蔽:受蒙蔽、受隱瞞欺騙。 (5) 刺:當面指責過失。 (6)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戰國七雄之一,後與齊、楚、韓、趙、魏為秦所滅。 (7) 趙:戰國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8) 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