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影射事物或文字的隱語。如:「謎」、「燈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度、測。如:「金銀銅鐵射一地名。」
扣槃捫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扣槃捫燭2 古例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扣槃捫燭扣,敲擊。槃,通「盤」,承水的木盤。捫,觸摸。比喻對本質的認識不夠透徹,僅憑測而妄下斷語,以致產生誤會。 古例北宋 蘇軾 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一生下來就看不見的人,沒有看過太陽,向看的見的人請教太陽是什麼形狀。有告訴他:「太陽的形狀就像銅槃。」盲人敲打銅槃而知到了它的聲音。有一天聽到鐘聲,就把它當成太陽了。有人告訴他說:...
進退維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雅」有嚴正、高貴的意思,所以雅樂亦即正樂,有別於民間歌謠。大雅是用於朝會的樂歌,小雅則是用於宴饗的樂歌。〈桑柔〉一詩相傳是周大夫芮伯所作,指責周厲王親近小人,施行暴政,以至於是非顛倒,民風敗壞,招來外侮,禍國殃民。本段乃作者自傷其處境之語,他感嘆的說道:「看啊!那樹林裡的鹿群,是多麼的友愛而快樂。我卻不然,朋友之間,不僅無法相勉為善,還互相忌。人們不是常說『前後都無路可走』,我現在就是這樣的處境啊!」後來「進退維谷」被用來形容前進後退都無路可走的處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推測、度。如:「料想」、「推想」、「想」。《後漢書.卷七○.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目光如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列傳》載,南北朝時,宋國有位大將名叫檀道濟,他曾追隨武帝劉裕北伐,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武帝死後,文帝即位,仍任命檀道濟征討北魏,又屢建奇功。由於他功業彪炳,官位升至司空,權勢極大,他的幾個兒子也都掌管兵權。然而樹大招風,他的功高望重引起皇帝及朝中其他大臣的忌。一日,皇帝以議事為由,傳喚他進宮,卻乘機將他捕捉下獄,並且派人殺了他的家人及親信。檀道濟在牢獄之中,知道自己這回必定難逃死劫,急怒攻心,眼中發出如火炬般熊熊火焰,又氣又恨地把一大斛酒一飲而盡,然後脫下頭巾重擲在地,咬牙大罵:「你是在毀掉自己的萬里長城啊!」這件事傳出之後,北魏人就謠傳說:「道濟已死,其餘的南方人都不...
死心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場誤會。劇中,張君瑞遭紅娘嘲笑後,說:「得罪波『社家』,今日便早則死心塌地。」意思是:枉稱自己是擅長詩謎的人,今天卻誤解詩意而冒犯了崔鶯鶯,看來只有早點死心,堅定心志專心讀書了。「死心塌地」一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心意已定,不再改變。另外在元.喬吉《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有錢賊,只要你還了時方纔死心塌地。他促眉生巧計,開口討便宜,總饒你潑骨頑皮,也少不得要還他本和利。」說那劉員外在人家還錢時方纔「死心塌地」,指的則是心裡踏實、放心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疑、懷疑。漢.王充《論衡.自紀》:「獄者嫌辜,卿決疑事。」《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我那知這事,卻來嫌我!」
揣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測、臆度。《中國歷代戲曲選.清.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二折》:「思他念他,這淚臉沒處躲。咱將痴心兒自揣摩,未必他心似我。」《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論理、揣摩風氣,小弟也算是竭力的了。上頭要行新政,就說新政的話;要招義和團,就說義和團的話。還有什麼想不到的去處嗎?」
囉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騷擾、麻煩。如:「這件事可真囉嗦!」《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原是怕他們囉嗦的意思,卻被仲翔著。」也作「囉囌」、「囉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