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滿意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羽翼已成:比喻已得到輔佐的人才,勢力已經鞏固壯大。
(3) 稱攝:自封為攝政王。攝,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者。
(4) 豐:甄豐(?∼西元10),西漢人。平帝初,以左將軍光...
|
玉映珠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曆律昏明。宦者1>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2>晦朔弦望3>,皆最密,日月如合璧4>,五星如連珠5>。陵渠奏狀,遂用鄧平6>曆,以平為太史丞7>。 〔注解〕
(1) 宦者:指官吏。
(2) 《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落下閎等所制定的曆法。是今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曆法。
(3) 晦朔弦望: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第一日、初七、八日或二十二、二十三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
|
走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親友間彼此往來酬應。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一折:「你一向在俺趙家門下走動,也不曾歹看承你。」《紅樓夢》第六回:「親戚們不大走動,都疏遠了。」
|
十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
事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大臣、左右權勢息,則人主之道明矣。今則不然,其當途之臣,得勢擅事以環其私;左右近習,朋黨比周以制疏遠,則法術之士奚時得進用?人主奚時得論裁?故有術不必用,而勢不兩立,法術之士,焉得無危?
|
遠不間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係疏遠的人不能隔離關係親近的人。「間」文獻異文作「閒」。《管子.五輔》:「夫然,則下不倍上,臣不殺君,賤不踰貴,少不陵長,遠不閒親,新不閒舊,小不加大,淫不破義。凡此八者,禮之經也。」也作「疏不間親」。
|
珠璧相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曆律昏明。宦者1>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2>晦朔弦望3>,皆最密,日月如合璧4>,五星如連珠5>。陵渠奏狀,遂用鄧平6>曆,以平為太史丞7>。 〔注解〕
(1) 宦者:指官吏。
(2) 《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落下閎等所制定的曆法。是今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曆法。
(3) 晦朔弦望: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第一日、初七、八日或二十二、二十三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
|
萬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誠,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
璧合珠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珠聯璧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至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歲矣,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曆,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曆律昏明。宦者1>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2>晦朔弦望3>,皆最密,日月如合璧4>,五星如連珠5>。陵渠奏狀,遂用鄧平6>曆,以平為太史丞7>。 〔注解〕
(1) 宦者:指官吏。
(2) 《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落下閎等所制定的曆法。是今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曆法。
(3) 晦朔弦望: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第一日、初七、八日或二十二、二十三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
|
疏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時地有所阻隔而情誼疏遠。《南史.卷二三.王誕傳》:「非唯交友離異,乃亦兄弟疏闊。」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