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刺骨懸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發憤苦讀。參見「懸梁刺股」條。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可憐刺骨懸梁志,險作離鄉背井魂。」
馮夢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馮夢龍生於1574年,卒於1646年,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等。 簡介為明代的文學家、戲曲家。因為科舉不順,因此後來去學館當老師,然而1626年,魏忠賢黨大起試圖迫害他人,馮夢龍也在被迫害之列,他因此而發憤著書。由其著作可見馮夢龍是個才學多識,卻狂放不羈的人。文學思想方面,馮夢龍生平十分欣賞李卓吾文學主張,將其奉為蓍蔡,深受其影響,一切過往使逢夢龍小說、戲曲、民間歌曲三方面都在明代作出了傑出貢獻。 評價與其兄,善畫,弟太學生,並稱為「吳下三馮」,有人說他...
牢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監獄。[例]他在牢獄裡接受補習教育,發憤苦讀,終於考上理想的大學。
鐵棒磨成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磨杵成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宋祝穆所撰寫的《方輿勝覽》中記載著:相傳李白在四川眉州的象耳山求學,學業未成,便中途離去了。在離開的路途上,經過一條小溪,他看到一個老婦人正在磨鐵杵。李白好奇地問老婦人在做什麼,老婦人說她想把鐵杵磨成針。李白深深地為老婦人的毅力感動,於是返回學堂,從此發憤讀書,終於有所成就。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磨杵成針」,用來比喻只要有恆心,努力去做,無論多麼困難的事,都可以成功。
圖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謀策。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發憤畢誠,圖畫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
蘇秦刺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蘇秦未被秦王錄用,回家受到家人冷落,因而發奮讀書,打瞌睡時即用錐刺大腿,苦讀多年有成。見《戰國策.秦策一》。後以蘇秦刺股比喻發憤苦讀。《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一折》:「笑煞我也蘇秦刺股,嘆煞我也孔子絕糧。」
刺股懸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發憤向學。參見「懸梁刺股」條。清.袁于令《西樓記》第四齣:「一霎時啟瞶開聾,從今後刺股懸梁,專心制義獻明光。」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於眾多之口。……今人主沈於諂諛1>之辭,牽於帷裳2>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3>,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注解〕 (1) 諂諛:音ㄔㄢˇ ㄩˊ,逢迎阿諛。 (2) 帷裳:車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此借指姬妾及左右內侍。 (...
深思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深思熟慮」。見「深思熟慮」條。01.《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師丹》:「發憤懣,奏封事,不及深思遠慮,使主簿書,漏泄之過不在丹。」02.《歧路燈》第四回:「像令兄這樣深思遠慮,就是有經濟的學問。」 
磨杵作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磨杵成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宋祝穆所撰寫的《方輿勝覽》中記載著:相傳李白在四川眉州的象耳山求學,學業未成,便中途離去了。在離開的路途上,經過一條小溪,他看到一個老婦人正在磨鐵杵。李白好奇地問老婦人在做什麼,老婦人說她想把鐵杵磨成針。李白深深地為老婦人的毅力感動,於是返回學堂,從此發憤讀書,終於有所成就。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磨杵成針」,用來比喻只要有恆心,努力去做,無論多麼困難的事,都可以成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