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十步笑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百步五十步之間注音︰ㄅㄞˇ ㄅㄨˋ ㄨˇ ㄕˊ ㄅㄨˋ ㄓ ㄐ|ㄢ漢語拼音︰bǎi bù wǔ shí bù zhī jiān釋義︰逃跑一百步與逃跑五十步,位置之間相同,差距不大。見「五十步笑百步」條。 01.宋.朱熹〈答項平父書〉其六:「此與告子之言雖若小異,然其實則百步五十步之間耳,以此相笑,是同浴而譏裸裎也。」 參考詞語︰五十步注音︰ㄨˇ ㄕˊ ㄅㄨˋ漢語拼音︰wǔ shí bù釋義︰「百步五十步之間」的省略,同「百步五十步之間」。見「五十步笑百步」條。 01.《戚序本石頭記.第六三回》總評:「二人之形景天淵,而終歸於邪,其濫一也。所謂五十步之間耳。」 參考詞語︰五十笑百注...
回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句子的上下兩句,詞彙相同而詞序相反的修辭法。如老子第八十一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其精神而捨其形式。
拼圖法第二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由艾洛森(Elliot Aronson)所發展,適用於社會、文學或教具概念性之學科領域。在拼圖法第二代中,將學生分派到異質小組中,並分配每人一小單元或一章節進行研究,而後提供一"專家單",不同小組中研究相同主題者,再組成一個專家小組討論共同主題,經討論後,每個專家回到原小組中介紹自己研究所得。最後的小考,內容涵蓋各主題,故每個專家都有責任指導小組同學精熟學習內容,依據小考得分再匯整成小組得分。拼圖法第二代是由原始拼圖法結合其他小組學習方法所發展出來的,其主要差別在於拼圖法中每位專家部分...
重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反覆相同。《北史.卷三三.李孝伯傳》:「棄產營書,手自刪削,卷無重複者四千有餘矣。」
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體中的局部、某些個體。如:「部分相同」、「公司先送來部分訂貨。」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判若天淵,截然不同反義:一模一樣,毫無二致辨似: 迥,音ㄐㄩㄥˇ。迥然,相差很大的樣子。不可寫作「迴」。 「迥然不同」及「截然不同」都有大不相同的意思。 「迥然不同」有時會用來形容兩者差異極大;「截然不同」則為兩者絕不相同。 迥然不同 截然不同 辨似例句 ○ ○ 他們兩人的研究對象雖然一樣,但是寫出來的研究報告結論卻~。 ㄨ ○ 黑白這兩種顏色~,極易分別。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的舊宅,從牆壁夾層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大篆(籀文)寫成的《尚書》,稱為《古文尚書》,除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外,多出16篇。西晉後,《尚書》全部散佚。東晉時梅賾獻《孔傳古文尚書》,包括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但析為33篇)和另外25篇,遂流傳至今。現認為《孔傳古文尚書》是偽書。李民,尚書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3765X 禮記《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共49篇,是先秦到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最初為西漢的戴聖所纂,但非出於...
兵不厭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文公打算出兵攻打楚國,在開戰前他召見舅犯,詢問以少敵眾的辦法。舅犯以「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閒,不厭詐偽」來回答晉文公,這句話的大意是:講求禮的君子,要求自己儘量的忠厚誠信;但用兵打仗時,不排斥以欺詐的方法來取得勝利。文公再以相同的問題詢問雍季,雍季認為:燒毀山林以獵取野獸,是不留餘地的榨取一空;用欺騙的方式對待百姓,只能騙得一時的信任。文公嘉許雍季的見解,卻採用舅犯的建議與楚人戰而得勝。事後,班師回朝,封官授爵時,將雍季的功勞列在舅犯之上。群臣不解,文公解釋說:「你們有所不知!舅犯所言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雍季之言才是永久的利益啊!」後來「兵不厭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
聚精會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襃,字子淵,西漢蜀人。宣帝時,由益州刺史王襄舉薦,得到宣帝的召見,命他作〈聖主得賢臣頌〉(見收於《漢書》本傳)。其中一段述說聖主和賢臣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賢才是國家的工具,官員如果是賢能的人才,則不需任何的改革更張,功德自然就會普及全國。工具銳利,用的力量少,但效果卻很好。相同的道理,聖人和君子,正是聖明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因此君王必須認真辛苦的尋找賢德之人,才能夠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屬的也是如此,賢能的人在還沒有遇到聖明君主時,所提的策略和建議,不被採納,境遇卑賤困苦。然而,一旦遇到聖明的君主,謀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規諫的言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夠彰顯,得以擔任官職且施展抱負。所以天下太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