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0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符合、合乎。[例]不近情理、不近人情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件積極關注、同理心。2. 自由為基礎的學習原則(1) 人皆有其天賦的學習潛力。(2) 教材有意義且符合學生目的者才會產生學習。(3) 在較少威脅的教育情境下才能產生有效學習。(4) 主動自發全心投入的學習才會產生良好效果。(5) 自評學習結果可養成學生獨立思考與創造力。(6) 重視生活能力學習以適應變動的社會。 參考書目陳嘉陽(2003) 教育概論(上冊)。教甄策略研究中心。P413-414。游恆山,邊光昶(1999 ) 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魏麗敏,黃德祥(1995)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意。《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聽了這話,正中下懷,忙說很好。」《孽海花》第三一回:「彩雲本在那裡為難這事,聽了這話正中下懷,很歡喜的道:『那是再好也沒有了。』」也作「正中己懷」。
出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口而出的話都符合文章規範。比喻才思敏捷,談吐風雅。《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旃傳》唐.司馬貞.索隱:「崔浩云:『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此人天資高妙,過目成誦,出口成章。」也作「脫口成章」、「出言成章」。
主題統覺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曖昧情境作為主旨,使受測者憑藉自身感覺說出情境中的內容。實測時,對於受測者所反饋的回應不加限制,但須符合四個要點:(1)圖中所顯示者是何種情境;(2)圖中情境的發生是何種原因;(3)將來演變下去會有何種結果;(4)個人對此情境中的任何事物有何感想。註1 目的透過圖畫情境作為主題,讓受測者在編撰故事的同時反映出個人內心中深藏的真實問題。意即將對圖片中故事情節客觀的描述,反射出受測者內心的深層慾望。 優點可以免除因為社會期待而對於受測題目說謊的情況發生,並且進一步了解受測者隱藏的潛意識問題。 缺點(1) 評分缺乏客觀標準(2...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與實際相符合。[例]久聞日月潭景色秀美,今日一睹,果然名不虛傳。
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所提(Peter’s three Education Criterias: Cognitiveness, Worthwhileness, Voluntariness),合價值性是指教育要合乎價值,符合正向價值意義,教育必須符合一切正向發展的價值活動,價值包含有助於學生個人潛能開展、或是學生知識道德的增進。合認知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認知,符合求知和辨認事實,課程...
批判教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異現象和歷史與社會勢力的關係為何,並且知道如何運用這些差異以促進社會改革。因此,學校課程教學應該更符合民主社會的理念,以促使「差異」能夠平等的發聲。4. 在課程教學中運用批判性語言,以對抗課程教學中的大型敘事(grand narratives),並表達對於差異的關切。5. 分析傳統課程教學之中所忽略的「差異」為何,並且比較分析各種相互矛盾的對話,藉以創造新的知識形式。因此,教學乃是一種政治活動,目的在對抗大型敘事的霸權。6. 後現代的批判教育學應該透過「分析和可能性之語言」的運用,協助教師與學生發展變革的意識。換言之,...
全語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險、犯錯。錯誤的產生能夠提供老師更多學生的訊息,透過老師的引導,他們能錯誤中成長,他們將逐漸發展出符合約定俗成的語言規則。 全語文在教學上的應用(引自吳芬玲,2004)朗讀:老師先念繪本內容給兒童聽,以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認識故事的基本結構。兒童也可以齊聲朗讀、輪流朗讀,化身各種角色,以不同的聲音朗讀故事。教師可以藉著朗讀活動,培養兒童傾聽、專注的能力;讀故事給兒童聽,可以同時增強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寫日記:教師應鼓勵兒童用任何記號或自己發明的拼字來寫日記或班級日誌。兒童將發生在自己身旁周遭的事情紀錄下來,...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崔駰(?∼西元92),字亭伯,東漢安平人。年少時便與班固、傅毅齊名,學問淵博,擅長文章。由於致力研讀典籍,因此並不汲汲於追求仕宦。當時即有人譏諷說崔駰此人性格太過沈靜,少與人互動,日後恐怕會有名聲與才能不相符合的情況。崔駰於是寫下〈達旨〉來表白自己的心境。文中先提起一段時人勸進投入仕宦生活的話,其中就引錄《易經》的話說:「聖人備置實物是要讓人使用」。又說「功業尊高盛大,然後可以受人觀仰,而後才能上下交相融合。」天地萬物遵行自然的規律,陰陽自有定則。就如同春天開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實,有始有終,才有實質的收穫。後來「春華秋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三國志.卷一二.魏書.邢顒傳》中,劉楨曾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