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果位。為梵語arahan的音譯。意為殺賊、應供、不生。在早期佛教,阿漢是究竟的解境界,與佛果無別,但大乘佛教興起後,將阿漢貶低,視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還有菩薩和佛陀的果位。《阿育王傳》卷五:「說法已竟,便得阿漢。」也稱為「漢」。
萬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包萬象」。見「包萬象」條。01.明.胡應麟《詩藪.內編.近體上.五言》:「李如星懸日揭,照耀太虛;杜若地負海涵,包萬彙。」
犍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佛教雕刻藝術的一個流派。公元一至六世紀盛行於犍陀(相當於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吸取古代希臘末期的雕刻手法,對東方雕刻藝術的發展曾有影響。如:「這座佛塔的浮雕,有犍陀的風格。」
貫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名本,以字行,號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生平事蹟不詳。工曲,善為通俗小說,著名的有《三國志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隋唐兩朝志傳》、《說唐》、《殘唐五代史演義》、《粉妝樓》、《三遂平妖傳》等。
智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智成(1955年),台北人,台灣現代詩詩人、作家、媒體工作者。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在高中時,智成就開始密集發表作品,組附中詩社,〈鬼雨書院〉則是他當時的作品及理念象徵。在大學期間,智成即與同窗好友詹宏志、楊澤、廖咸浩、苦苓等人共組「台大現代詩社」,為校園現代詩寫作與朗誦寫下嶄新的一頁。他最早的詩集《畫冊》領先同輩詩人,於1975年4月就已出版,大多是在校園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蒐集網。《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發命東夏,收英雄,棄瑕取用。」
2.收場、結束。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那廝把三歲孩童小覷我,便這等敢恁麼?難道他不尋思到此怎收?」
阿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六道之一,也是八部眾之一。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惡神,常與忉利天交戰。梵語asura的音譯,意為非天。在佛教中認為雖屬天界,但無天人的德行,性情諂詐,所以稱非天,有的佛教部派將之從天道分出,獨立為一類。《雜阿毗曇心論》卷八:「有欲令阿修與天同趣,是故說言:『汝先是天。』」也稱為「不洒」、「非天」、「修」、「阿須」、「阿須倫」、「阿蘇」、「阿素」、「阿素洛」。
畢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畢沙(Camille Pissarro,西元1830-1903年)為法國印象主義畫家,是印象主義發展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註一]目錄1 生平概述2 藝術風格3 重要作品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生平概述卡密爾˙畢沙於西元1830年出生於當時隸屬於丹麥位於中美洲的聖˙托馬斯島,父親是法國的猶太人,在法國各地經商,畢沙從小就在巴黎生活,當過店員才又拜安格爾學畫,然而至十七歲時,...
倫茲曲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倫茲曲線是美國統計學家倫茲(Max Lorenz)為測度所得分配不均程度,發展出來的指標。倫茲曲線係以縱軸表示所得累積百分比,以橫軸表示戶數累積百分比。如果所得分配完全均勻,則使戶數百分比與所得百分比之關係完全落在對角線上。
  
  換言之,對角線表示完全均等所得分配,所得分配線離開對角線愈遠,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均勻,因為這表示較少的家庭或個人擁有更多的所得。倫茲曲線離開對角線的面積,表示完全均勻分配的離異程度。要想了解不同國家、地區、職業間,彼此的所得不均勻程度,即可利用此面積加以比較。
  與倫茲曲線密切相關的另一個指標,是吉尼係數(Gini...
達克士節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克士節奏教學法」是由瑞士的音樂家、音樂教育家艾彌爾‧傑克-達克士(Emile Jacques-Dalcroze 1864~1950)所創的一套音樂教學法,原文稱為「Eurhythmics」。達氏教學法主要的理念是強調以身體動作去感應音樂的各種要素。經由動作的體驗,形成音樂意識,進而增進對音樂的表現能力以及建立音樂的認知。
  達氏教學法的課程內容主要分成三個項目:身體律動、音感訓練、和即興創作。在身體律動教學方面,達氏將音樂的脈動、速度、力度、重音、拍子、休止符等課題,以及自己所設計的三十四種節奏類型,根據難易度和循序漸進的原則,經由「聽→節奏→動作」的步驟,讓學習者以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