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踞龍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參見「龍盤虎踞」條。宋.辛棄疾〈念奴嬌.我來弔古〉詞:「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真乃為霸業之鄉,誠為虎踞龍蟠之勢也。」
|
按兵不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按兵不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荀子,名況,戰國時趙人。學說本於孔子,主張禮治而倡性惡之說。在〈王制〉篇中,主要闡述成就聖王的制度、管理天下的方法,以及導致國家興亡的緣由,以供君王作為借鏡。典源節錄的這一段,荀子主張:國家富足強盛時,要採取中立的態度,不要為了合縱連橫這類的外交事宜而有所偏私,並停止軍事行動,在一旁等候觀看那些殘暴不仁的國家彼此爭鬥即可。後來「按兵不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暫時不採取行動。
|
拔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出。《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荀彧》:「況君奇謨拔出,興亡所係,可專有之邪?」
|
腳踹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本史書取名為《資治通鑑》,表示這部史書能作為歷代治亂興亡的借鏡。司馬光做事認真勤懇的態度,可以從這兒看出。所以有一次司馬光問他的好友邵雍,說:「你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邵雍便回答:「你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正是對於司馬光最貼切的讚美。後來「腳踏實地」被用來比喻做事切實穩健。
|
優游少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軍事、外交等各方面深入考察,從中識別徵兆,分析導致亡國的原因,多達四十餘條,這是他總結歷代治亂興亡的結果。一個國家,如果君主的權力、領土小,而諸侯、大夫們的權力、封地大,那就可能滅亡。忽視法律禁令而致力於權謀智計,荒廢內政,必須倚靠外援的國家,可能滅亡。官吏喜好研究私家學術,貴族子弟們愛好爭論是非,商人在國外屯積財貨,而人民卻在國內忍受窮困的國家,可能滅亡。喜好修建宮室臺榭,經常勞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
|
治亂存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安定、變亂、生存、滅亡等各種情況。《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故治亂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矣。」《漢書.卷六○.杜周傳》:「后妃之制,夭壽治亂存亡之端也。」也作「治亂興亡」。
|
跌而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劉向所撰《說苑》一書,記錄軼聞瑣事,雜以議論,以儒家思想為指歸,闡明國家興亡、政治得失之理,以為後世鑒戒。〈談叢〉這篇是各家名言彙編,其中「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本於《淮南子.脩務》:「今以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絕穀不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現在因為有的學者有過錯就詆毀所有的學者,不再學習,就像一旦被飯噎到,便不再吃飯,跌了一跤,就畏縮不敢再向前走。這未免太糊塗了。後來「一蹶不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遭受挫敗,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
佩特拉古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城中仍有許多依山、依地形而鑿成的建築。(註2) 參考書目註1:大衛‧沃克,《消失的城市:著名廢都的興亡故事和奇妙探險》,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註2:通鑑文化編輯部,《消失的古文明》,新北市:生活品味文化,民95,頁137-140。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佩特拉古城英文關鍵字:Petra
|
講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的一種說唱藝術項目。主要講述歷代興亡史事,以淺顯文言,並予以戲劇化之潤飾而成,後發展為演義小說。如《三國志平話》、《五代史平話》等。
|
百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歷代。《儒林外史》第一回:「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