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按兵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名況,戰國時趙人。學說本於孔子,主張禮治而倡性惡之說。在〈王制〉篇中,主要闡述成就聖王的制度、管理天下的方法,以及導致國家興亡的緣由,以供君王作為借鏡。典源節錄的這一段,荀子主張:國家富足強盛時,要採取中立的態度,不要為了合縱連橫這類的外交事宜而有所偏私,並停止軍事行動,在一旁等候觀看那些殘暴不仁的國家彼此爭鬥即可。後來「按兵不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暫時不採取行動。
完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滿,完全沒有殘缺。隋.盧思道〈後周興亡論〉:「器械完整,貨財充實,帶甲百萬,驍將如林。」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天下不亡,每一個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應負起責任(原文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就是這樣來的)。跟顧炎武同時代的思想家,還有王夫之、黃宗羲,都是參加過抗清斗爭,始終不願應召到清朝做官的。他們在學術上都有很大成就,歷史上把他們合稱為清初三先生。資料來源:上下五千年 作者:曹余章 清初三先生明末清初,我國思想界出現了三位重要的學者:黃宗羲(西元一六一○年至一六九五年)、顧炎武(西元一六一三年至一六八二年)和王夫之(西元一六一九年至一六九二年)。他們學問淵博,是具有民族氣節的反...
絕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技藝失傳或流風餘韻不復可見。《抱朴子.外篇.廣譬》:「聰者,料興亡於遺音之絕響;明者,覿機理於玄微之未形。」《晉書.卷四九.阮籍等傳.史臣曰》:「嵇琴絕響,阮氣獨存。」
匹夫有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匹夫,平民百姓。匹夫有責指每個人都負有責任。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六月飛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鄒衍事燕惠王被讒下獄,時值五月炎夏,卻突然降霜的故事。典出《初學記.卷二.霜第三.事對》引漢.劉安《淮南子》,惟今本《淮南子》無此文。但後代傳說成六月,故後世多以六月飛霜比喻有冤獄。唐.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可以安危,可以興亡。」《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鄒衍下獄,六月飛霜。」
孤詣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理念,他認為自三代以後,文人都喜好美名,彼此互相輕視,而各個朝代均有傑出的人才,就像春天的繁花既多又燦爛。又自謙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沒什麼才華,但仍費盡心力,從事創作,希望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亦不敢跟隨流俗,任意輕視宋元的詩人。後來「苦心孤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費盡心思,專心研究,達到他人所達不到的境地。
一場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張可久〈落梅風.土庫千年調〉曲:「土庫千年調,金瘡百戰功,嘆興亡一場春夢!」
興滅繼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扶助被滅亡的國家,復興被斷絕的國脈。《漢書.卷一八.外戚恩澤侯表》:「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必興滅繼絕,修廢舉逸,然後天下歸仁,四方之政行焉。」《東周列國志》第二三回:「興滅繼絕存三國,大義堂堂五霸魁。」也作「興廢繼絕」、「興微繼絕」、「興亡繼絕」。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郊多白楊。坐深鄉黨敬,日覺死生忙。朱門任傾奪,赤族迭罹殃。國馬竭粟豆,官雞輸稻粱。舉隅見煩費,引古惜興亡。河朔風塵起,岷山行幸長。兩宮各警蹕,萬里遙相望。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禹功亦命子,涿鹿親戎行。翠華擁英岳,螭虎噉豺狼。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陸梁。大軍載草草,凋瘵滿膏肓。備員竊補袞,憂憤心飛揚。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斯時伏青蒲,延爭守御床。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聖哲體仁恕,宇縣復小康。哭廟灰燼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議論絕,老病客殊方。鬱鬱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秋風動哀壑,碧蕙捐微芳。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榮華敵勳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