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廓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摹書法的一種方法。將字的筆畫鉤出輪廓,使其筆畫虛心,稱為「雙鉤」;再用墨填實,稱為「廓填」。
非有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一文中所捏造的人物。文中非有先生為官於吳國,三年之間默然無言,吳王問他,他趁機用歷史上許多諫諍遇禍的故事來啟發吳王,勸諭帝王應虛心納諫,實行明王聖主之道。
渾無所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無所有」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山遠公話》(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引)相公問:「十類者何?」善慶曰:「第一、有形者,見泥龕塑像,便即虛心禮拜,直云佛如須彌山,見形發心,此即名為有形。第二、是無形者,不立性處不見性,如水中之月1>,空裡之風2>,萬法皆無,一無所有,此即名為無形。……」 〔注解〕 (1) 水中之月:映在水中的月亮,並非實體,故用來比喻事物難以捉摸。 (2) 空裡之風:憑空生起的風,無中生有,比喻萬有生於虛無。
設鼓懸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大禹在門口設置大鼓,懸掛大鐘,人民想要陳述義理則敲打大鼓,想論述道理則撞擊大鐘。故後世以設鼓懸鐘比喻採納眾人的意見,虛心求教。《幼學瓊林.卷一.朝廷類》:「設鼓懸鐘,千古仰夏王之樂善;釋旄結襪,萬年欽西伯之尊賢。」
補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規勸天子的過失。《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願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歎,而慎周易牽復之義。」
鑊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中猶疑不定。《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心中鑊鐸,忖道:『不信此物是寶貝,這等造化不成?』」
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虛心求教。《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諸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
整瓶不搖半瓶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飽學的人虛心不自滿,知識淺薄的人反而自以為了不起。《鏡花緣》第二三回:「剛纔俺同那些童生講話,倒不見他有甚通文,誰知酒保倒通起文來,真是整瓶不搖半瓶搖。」
寖明寖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漸明顯而至於昌盛。《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上嘉唐虞,下悼桀紂,寖微寖滅、寖明寖昌之道,虛心以改。」
寖微寖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漸衰微而至於消失。《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上嘉唐虞,下悼桀紂,寖微寖滅、寖明寖昌之道,虛心以改。」也作「浸微浸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