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程門立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已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遊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
出其不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寺僧見個官,帶了哨兵,絕早來到,虛心病發,個個面如土色,慌慌張張,卻是出其不意,躲避不及。」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語類.卷一二一.朱子.訓門人九》:「今請歸家正襟危坐,取《大學》、《論語》、《中庸》、《孟子》,逐句逐字分曉精切,求聖賢之意,切己體察,著己踐履,虛心體究。」
謙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心謙讓不自滿。《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章謙虛下士,收進時輩,甚得名譽。」《晉書.卷四四.鄭袤傳》:「默寬沖博愛,謙虛溫謹,不以才地矜物。」
自以為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認為自己的觀點與做法皆正確,不肯虛心的接受別人意見。《孟子.盡心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鏡花緣》第八四回:「世人往往自以為是,自誇其能,別人看著,口裡雖然稱贊,心裡卻是厭煩。」
切磋琢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磋、琢、磨:分別是對於動物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四種工藝材料進行加工整治的方式。例如《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就是這個意思。《詩經.衛風.淇奧》一文讚美衛武公的品德,是一位具有華美文采的君子,同時又有著虛心納諫的美德。就如同玉石工匠致力於切磋琢磨動物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工藝材料一樣,在行為上精益求精;因此他的舉止,莊重威嚴,顯赫而煥發。後來「切磋琢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互相研究討論,取長補短,以求精進。
驕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虛心、謙虛、謙遜、自卑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安老爺雖是滿腹學問,向來對一知半解,無不虛心。」
胯下之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淮陰侯韓信於微賤時,曾受淮陰無賴少年的侮辱,迫他由胯下爬出。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後比喻人未顯達時,被人鄙視、譏笑,遭受恥辱。如:「他當年能忍胯下之辱,虛心求進,今天才能有此番成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願意。[例]不肯虛心學習,就難有進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