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8.74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徵驗。《淮南子.脩務》:「哭者,悲之效也。」漢.王充《論衡.雷虛》:「夫論雷之為火有五驗,言雷為天怒無一效。」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近(如同韻部、雙聲、陰陽對轉、旁轉之類)的同義字,是同一組轉注字。轉注最流通的定義出自章太炎《國故論衡.轉注假借說》:「蓋字者孳乳而寖多。字之未造,語言先之矣。以文字代語言,各循其聲。方語有殊,名義一也。其音或雙聲相轉,疊韻相迆,此為更制一字。此所謂轉注也。何謂建類一首,首者,今所謂語基。考老同在幽部,其義相互容受,其音小變,按形體成枝別,審語言同本株,雖制殊文,其實公族也。」章太炎的意思是:一個語素或詞語在不同方言區有不同音節,不同方言區的人便造出不同的文字符號以紀錄這同一個語素或詞語,此即轉注。因此,轉注字形體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裝量。漢.王充《論衡.骨相》:「察表候以知命,猶察斗斛以知容矣。」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的志趣和理想一致。#語本漢.王充《論衡.逢遇》。 △「合志同方」、「情投意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進獻。《漢書.卷七四.丙吉傳》:「不得令晨夜去皇孫敖盪,數奏甘毳食物。」漢.王充《論衡.逢遇》:「以夏進鑪,以冬奏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停止。《史記.卷七○.張儀傳》:「子何不少委焉以為衍功,則秦魏之交可錯矣。」漢.王充《論衡.儒增》:「能使刑錯不用,則能使兵寢不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稟告、說明。《戰國策.秦策一》:「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漢.王充《論衡.紀妖》:「當道者曰:『吾欲有謁於主君。』從者以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憎恨。《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漢.王充《論衡.自紀》:「充既疾俗情,作譏俗之書。」
一介不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取一芥注音︰ㄅㄨˋ ㄑㄩˇ | ㄐ|ㄝˋ漢語拼音︰bù qǔ yī jiè釋義︰「芥」,通「」,野草。即「一介不取」。見「一介不取」條。 01.漢.王充《論衡.知實》:「天下之人,有如伯夷之廉,不取一芥於人,未有不言、不笑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祀時用的鬱鬯酒。通「鬯」。漢.王充《論衡.恢國》:「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