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3.5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貪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圖獲得好處。《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高祖武德九年》:「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紅樓夢》第二三回:「且說寶玉自進園來,心滿意足,再無別項可生貪求之心。」
打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實在。《水滸傳》第三三回:「打緊這婆娘極不賢,只是調撥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殘害良民,貪圖賄賂。」《紅樓夢》第二八回:「你正經去罷。吃不吃,陪著林姑娘走一趟,他心裡打緊的不自在呢。」
小白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貌俊俏的年輕男子,通常有譏諷的意味。《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你貪圖小白臉,把我們東西都斷送了!」
貪贓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貪贓枉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貪贓枉法」原作「貪贓壞法」。贓,指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財物。「貪贓枉法」表示為了貪圖非分之財,而做出違法犯紀之事。過去多用在官吏身上,指官吏為了收受賄賂,而破壞法律。古代的官員是社會上少數擁有地位和權力的人,如果他們品行不端,貪圖不義之財,濫用國家給予他們的權力,自然會對百姓造成極大的痛苦。例如所引典源,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便是指劉衙內的兩個兒子去陳州糶米,卻貪圖賄賂,中飽私囊,花天酒地,胡作非為,絲毫沒有盡到身為官員的責任。「貪贓枉法」後來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貪汙受賄,破壞法紀。
貪墨敗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圖財利,敗壞法度。《宋史.卷三二六.田敏傳.論曰》:「田敏屢有戰功,而貪墨敗度,幸容於時。」
為小妨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掠奪一空,這就是「貪於小利以失大利」的好例子。後來「貪小失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意思。
愉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樂。如:「貪圖愉逸」。《文選.江淹.雜體詩.顏特進》:「測恩躋愉逸,沿牒懵浮賤。」
近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捷便利。《文明小史》第三四回:「那怕遇著雨,沒得傘,也要徐徐而行,要走直路,不好貪圖近便,走那小路。」
不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貪圖。《文選.揚雄.長楊賦》:「雖然亦頗擾于農人,三旬有餘,其廑至矣,而功不圖。」
券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買賣有價證券為業的公司行號。如:「券商奉勸投資人要把眼光放遠,不要貪圖眼前的小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