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貪求無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圖獲得好處而無滿足之時。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七.初真十戒》:「第七戒者,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卹貧窮。」也作「貪求無已」。
若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假設的連詞。即如果、假如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貪圖安逸。」《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是我輩所講所學,全是無用的,故爾各人都弄個謀生之道,混飯吃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貪、貪圖。如:「勿狃於急效」。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故使狃於功利,慮患不深。」
借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某事為理由。《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貪圖安逸,在家戀著妻子,乃是不孝之子,從此你便不許再見我的面了!」也作「藉口」。
產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貨財、土地、屋宅等財產的總稱。《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他乘我手中窘迫,貪圖產業,百般勒掯。」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想成功便不可只貪圖安逸悠閒,得努力不懈,刻苦耐勞。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我待墳前去要敲折我兩膁骨,還家去又要打斷我脊梁觔。天那!我正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紅樓夢》第八二回:「如若懈怠,我是斷乎不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記著我的話。」
孜孜不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容記載周公死後,周成王周公子君陳去治理王城東郊的成周,勉勵他遵循周公教化人民的方法,勤勉不怠,不可貪圖逸樂而荒廢政事,原文中也有「惟日孜孜」的文字。
速食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速食原是一種為忙碌的現代人解決三餐而產生的食品,後來衍生出一種貪圖眼前短暫享樂的思想及生活方式,稱為「速食主義」。如:「受到速食主義影響,時下年輕人對感情少有天長地久的堅持。」
貪財慕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圖財物,崇慕權勢。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二.前漢孝元皇帝紀中》:「今俗吏致治不奉禮讓而尚苛暴,貪財而慕勢,故犯法者眾,姦邪不止。」
欲逸惡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通。文中認為:人有四種欲望,四種厭惡:希望長壽而憎惡夭折;希望平安而憎惡危險;想要榮華而憎惡恥辱;貪圖安逸而憎惡勞動。如果能讓四種欲望實現,四種厭惡消失,那麼生活必然能稱心如意,也就能長壽了。後來「好逸惡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貪圖安逸而不願勞動。出現「好逸惡勞」的書證如《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下.郭玉》:「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彊,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