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80.3614 ms
共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脯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膛。《水滸傳》第九回:「林冲起身時,只見那個教師入來,歪戴著一頂頭巾,挺著脯子,來到後堂。」
|
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幞,即頭巾。《廣韻.去聲.禡韻》:「帊,帊幞。」
|
岸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巾戴得高露出額頭。形容穿著率性隨便。《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岸幘笑詠,無異常日。」清.吳梅〈桂枝香.憑高岸幘〉詞:「憑高岸幘。愛面郭小樓,紅樹林隙。」也作「岸巾」。
|
剌剌塌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骯髒、不整潔。《水滸傳》第八二回:「裹一頂油油膩膩舊頭巾,穿一領剌剌塌塌潑戲襖。」
|
朝趁暮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賺到錢,晚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窮苦。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母子二人,別無眷屬,家中窮窘,朝趁暮食。」《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第三等,乃朝趁暮食,肩擔之家。」
|
絳幘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絳幘,漢宿衛武士所戴的紅色頭巾。雞人,古代宮中於天未明之前,負責報曉,以警百官的衛士。絳幘雞人後泛指戴紅頭巾的宿衛武士。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
水米無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官清廉,不侵擾百姓。參見「水火無交」條。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老夫在此為理三年,治百姓水米無交,於天香毫不染。」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河南府有個能吏張鼎,刀筆上雖則是個狠僂儸,卻與百姓每水米無交。」後亦用於比喻彼此間無任何關係。《水滸傳》第二回:「他與老漢水米無交,並無干涉。」
|
推天搶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爭鬧不休。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他是個腰繫紅裙婦人,你試議論,有甚事便推天搶地手黏身。」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一折:「大嫂你靠這壁,休推天搶地;孩兒這裡耍哩,休啼天哭地。」
|
巾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頭巾。《北史.卷一二.隋煬帝本紀》:「武官平巾幘,褲褶,三品已上,給瓟槊。」《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幹戴上巾幘,潛步出帳,喚了小童,逕出轅門。」
2.戴上頭巾。唐.蔣防《霍小玉傳》:「其夕,生浣衣沐浴,修飾容儀,喜躍交并,通夕不寐。遲明,巾幘,引鏡自照,惟懼不諧也。」
|
不端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恰好、正好。《水滸傳》第二四回:「這婦人正手裡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將倒去,不端不正,卻好打在那人頭巾上。」《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屍》:「吃了早飯又入城來尋問,不端不正走到新橋上過。」也作「不當不對」。
|
![]() |
貓頭鷹博士